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對症下藥 遏抑樓泡/韋 金

時間:2017-04-12 03:15:50來源:大公網

  投資者利用本身或家人首置客身份,使用一份買賣合約購入多個住宅物業單位的交易方式,便可避過繳納高達百分之十五重稅,導致近月新樓銷售火熱、樓市狂態重現。港府昨晚果斷出招,規定「一約多伙」的交易均須繳交辣招重稅,預期可堵塞辣招漏洞,有效管控投資性需求,以達到遏抑樓市泡沫的目的,當局迅速採取行動值得稱許。

  今年首季本港樓價已急升了百分之五,但預期今年本港經濟增幅只有百分之二至三而已,可見樓市泡沫不斷膨脹,已到了當局不能不再出手遏樓泡的臨界點。

  其實,近期環球金融市場表現平平,其中延續了八年牛市的美股,也開始出現泄氣跡象,而歐日等發達國的主權債息則由負轉正,這都是重要警示,資產價格升值狂潮已屆尾聲,而本港樓價能夠漲不停,一個主要因由就是辣招稅存在漏洞。

  近期新樓盤熱銷,主力買家便是投資者,他們利用「一約多伙」的漏洞,大手購入數個以至十多個住宅單位,也可避過繳納辣招重稅。

  今次當局收緊辣招稅豁免措施,規定「一約多伙」交易一律繳納百分之十五稅率,可說是對症下藥,預期有效降低買樓收租意欲,並將會從短期新盤銷售成績之中反映出來。

  值得注視的是,當局遏樓泡行動預期會陸續有來,除了針對「一約多伙」的交易漏洞之外,近期地產發展商為買家提供高成數按揭貸款,也是新盤銷售火爆的因由之一。

  據知個別新樓盤付款方式之中,可由地產發展商旗下財務公司提供高達九成按揭貸款,令目前銀行按揭成數指引形同虛設。

  本港金融管理局在半月內兩度發出預警,直言這類高成數按揭增長正在上升,考慮是否需要加強銀行借貸予地產發展商的風險管理,看來金管局出招也為時不遠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