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自審計署於2010年揭發直資學校財政混亂風波後,教育局要求直資學校必須在每年11月底,將學校報告及財務表上載學校網頁。本報瀏覽各直資校網站,發現個別學校累計盈餘處於「乾塘」邊緣,但亦有不少瀕臨超標「水浸」。
教育局自2013/14學年起規定,直資校累積營運儲備上限為相等於12個月的營運開支總額,否則要提交相關的發展方案,但學校儲備亦不能少於兩個月的營運開支。
最少僅得0.1個月
根據各校上載上網的2014/15學年財務報告,慕光英文書院、孔聖堂中學及蘇浙公學的累積儲備,分別只有相等於0.1個月、0.37個月及0.94個月的營運開支;反觀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則有11.02個月、香港聖瑪加利女書院有11.41個月、港大同學會書院亦有11.29個月,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百老匯)累積儲備更高達11.82月,直迫上限。
孔聖堂中學校長楊永漢解釋,2014/15學年因該校將早前的儲備用於整體學校改革,所以要較大開支,至去年已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