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七成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有閱讀印刷書籍
2016年起,香港出版學會每年進行「香港全民閱讀調查」,今年電話訪問了2063人。世界閱讀日來臨之際,該會公布令人憂慮的調查結果。
結果發現,近七成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有閱讀印刷書籍,換言之其餘三成沒有閱讀實體書,與過去兩年結果相若。在有閱讀印刷書的受訪者中,一周閱讀中位數是三小時,每月閱讀中位數是兩本書,一年買書中位數是五本書,反映香港讀者的閱讀質素在三年間大致保持穩定。而過去一年無讀印刷書的受訪者中,近四成表示從來沒有閱讀習慣,「無時間或工作太忙」是其主因。接近三成,更稱「網上閱讀已經夠」,這比去年升了7.6個百分點。
有閱讀印刷書籍習慣的1419名受訪者中,近七成七在過去一年有購買印刷書籍,主題及內容吸引仍是買書主因。文學小說,保健養生,人文歷史和時事書籍最受歡迎。文學小說的讀者群,在十八歲以下群組接近六成。保健養生和烹飪較受年長讀者歡迎。近五成二受訪者表示,閱讀為求知識,約兩成七則為娛樂放鬆而閱讀,但比例隨年齡而下降。
六成四整體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有上網閱讀,當中大部分主要是看新聞或新聞評論。三成表示是上社交媒體閱讀貼文,只有一成二會閱讀電子書。若同一本書有電子本和印刷本,近五成半受訪者仍然選擇印刷本。三年間,選擇印刷本的受訪者由六成八下降至五成半,選擇電子本的受訪者則有所上升。
香港出版學會會長李家駒表示,今年調查結果與前兩年接近。他說,逾三成受訪者一年內未讀過紙本書,不閱讀群組中有近四成一向無閱讀習慣,數字屬於偏高,反映香港應為全民閱讀而多下工夫。
他續稱,調查發現離開校園後的讀者數量開始下降,反映閱讀動機明顯不足,所以,培養閱讀風氣,要對準閱讀動機不足這焦點問題。
他補充,多組數據顯示網上閱讀有增加趨勢,值得關注。他對政府近日公布「喜閱新時代計劃」表示歡迎,也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