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創新療法 70項臨床試驗在港展開

時間:2025-08-18 05:01:40來源:大公报

  左圖: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附設的生物樣本庫,可儲存超過40萬份樣本。右圖: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為醫藥研發機構提供一站式臨床試驗支援平台。

  為推動大灣區跨境臨床試驗協作,特區政府於去年底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試驗所行政總裁張文勇日前接受訪問時表示,試驗所至今已與72家跨國及本地生物醫藥企業、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交流,多家藥企對深港兩地協同發展臨床試驗反應正面,香港高質量醫療研究等優勢,加上試驗所提供一站式支援,有助吸引藥企到大灣區開展臨床測試,加快新藥研發,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試驗所已相繼與不同單位建立合作框架,包括與本港兩所醫學院建立合作關係,預計未來一年將開展逾70項涵蓋創新療法等的臨床試驗;與醫克生物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愛滋病疫苗ICVAX展開跨境二期臨床試驗。\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愛滋疫苗ICVAX二期臨床試驗將展開

  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推動香港發展醫療創新樞紐措施,包括成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為醫藥研發機構提供一站式臨床試驗支援平台,統籌香港公私營臨床試驗資源,並讓河套香港及深圳園區協同發展臨床試驗。

  張文勇接受訪問時表示,整個大灣區擁有8600萬至8700萬人口,人口眾多,是開展臨床試驗的合適位置,除了比較常見的疾病,一些較罕見的疾病,也能找到足夠的受試者。

  他指出,香港擁有兩所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學醫學院,醫管局是一個水平相當高的公立醫療機構,令香港更擁有獨特的先天優勢,吸引各地藥企來港開展業務,「香港在國際上也相當獨特,我們做的研究不僅受到中國藥監局認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盟也認可,十分難能可貴。」

  張文勇表示,試驗所並不等同於一家醫院或者研究所,不直接參與日常的臨床試驗工作,主要扮演協調和推動的角色,「例如部分研究在內地醫院展開,部分則在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展開,我們希望發展這種粵港澳合作的多中心模式,最終目的是希望能夠更快研究出有效且安全的新藥。」

  試驗所與深圳園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中心已於上月底,就首個跨境臨床試驗項目與醫克生物集團代表簽署三方合作意向備忘錄,推動由醫克生物和香港大學愛滋病研究所合作自主研發的愛滋病治療性核酸疫苗ICVAX的跨境多中心二期臨床試驗項目。張文勇表示,目前研究團隊已在物色參與者。

  今年五月,試驗所與港大醫學院和中大醫學院簽署臨床試驗協作備忘錄,兩所醫學院料於未來一年共開展逾70項涵蓋創新療法等的臨床試驗,聚焦癌症、肝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及罕見病等領域。

  張文勇指出,目前試驗所已協助啟動五項臨床試驗,除上月啟動的愛滋病疫苗項目,亦有肝病先進療法、肝癌及肺癌等,而計劃中的項目共有七項。試驗所將為多中心跨境臨床試驗做好協調,與灣區機構做好流程優化等工作。

  張文勇表示,除了兩所醫學院的臨床試驗中心外,將來亦希望協調醫管局轄下有條件開展臨床試驗的醫院,長遠計劃將臨床試驗研究擴至基層醫療診所,並統籌私家醫院資源,例如養和醫院、港怡醫院等,參與開展臨床試驗工作。

  與72藥企機構交流 反應正面

  張文勇表示,試驗所在合作夥伴上不設特定門檻,開幕至今約8個多月,已經與72家跨國及本地生物醫藥企業、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開展對話及交流,包括與內地最大的藥企以及國際最大的藥企溝通,希望吸引他們來到大灣區開展臨床試驗,目前反饋非常正面。試驗所亦在今年2月至8月與不同持份者共進行了26次會面交流,足跡遍及深圳、倫敦、蘇黎世等6個城市,對象涵蓋本地、內地和跨國生物醫藥企業、學術及研究機構,例如劍橋大學、蘇黎世大學、新加坡臨床研究院、深圳醫學科學院等。

  張文勇透露,試驗所正致力打造一站式試驗支援平台,包括透過電子平台令臨床試驗資訊更加透明,以吸引內地、境外藥企了解香港正針對哪種疾病進行研究,有助他們以香港為研究基地擴展業務。

  張文勇表示,試驗所的目標是促進香港和整個大灣區的臨床研究生態蓬勃發展,希望能加速藥物研發,惠及患者;同時進一步加強港深兩地在臨床研究領域的合作,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