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島內頻現毒蛋 食安再現漏洞

時間:2017-08-24 03:15:59來源:大公網

  近年台灣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坊間俗稱的「開門七門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幾乎都「淪陷」,最近則是輪到雞蛋成為食安事件的「主角」。

  島內農委會日前在彰化三家蛋雞場驗出含有農藥芬普尼的雞蛋,其中一家農藥殘留超標30倍,成年人一天吃1.5個這樣的問題雞蛋就已超出健康標準。雖然近期海外一些地方也驗出有類似問題的雞蛋,但今年4月同樣在彰化,首度驗出含有被稱為「世紀之毒」的二噁英雞蛋,顯示島內家禽養殖業在食安把關方面出現嚴重漏洞。

  這次彰化雞蛋受污染,雖然是因為有蛋農誤用芬普尼,噴灑雞場除蝨除蟲,導致飼料被污染,蛋雞吃進有問題的飼料而產出問題雞蛋,但也反映了島內關於芬普尼的使用指引存在漏洞。台灣相關部門一直以來都禁止芬普尼使用於食用動物,去年起也大幅度禁止使用芬普尼水懸劑,但芬普尼作為環境用藥卻仍相當普遍,被廣泛用於防治紅火蟻、殺蟑螂、去除犬貓寵物或者跳蚤、壁蝨防治,未特別規定禽舍內不得使用。一旦蛋農在雞場噴灑芬普尼,難免污染到雞隻,或透過食物鏈而進入雞隻體中。可見,相關規定存在不明確的灰色地帶,以致養殖業者誤用農藥。

  此外,台當局相關部門在檢驗雞蛋時竟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也讓外界相當錯愕。

  早前食藥署稱抽查市面十件蛋品,沒有驗出芬普尼,還說「食藥署展現高效率,僅僅兩天內完成抽驗」。不料,只得意了三天,就被驗出雞蛋含有芬普尼殘留超標的農委會打臉。兩個部門,兩種完全相反的結果,讓外界如何相信當局的檢測手段和結果?食品安全攸關普羅大眾的健康,檢測過程應該專業和謹慎,但當局卻形同兒戲,難怪被在野黨大罵「混蛋」。

  「芬普尼雞蛋」事件的成因總算基本清晰,最令人憂慮的是其實是4月份發現的「二噁英雞蛋」,至今原因不明。二噁英是210種化學物質的統稱,主要經由各種燃燒行為產生,再從環境中隨着食物鏈進到人體,其中17種有劇毒性,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癌物,因而被稱為「世紀之毒」。

  台灣有專家說,彰化雞蛋中含有的二噁英驗出四氯夫喃的比例很高,依此研判與某些特定污染來源有關。他認為「灰渣」可能性很高。像紅土、砂這些都已被當作添加物混入飼料,二噁英可能在飼料添加物中被混入,但灰渣被風吹起飄落到養雞場內可能性也有,原因還要再調查。

  雞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之一,但島內雞蛋接二連三地出現問題,再次打擊民眾對台灣食品安全的信心。民進黨當局的「食安五環」已成「美麗的謊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