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产品 > 港东港西 > 正文

「學民」變「學社」 都係荼毒學生

時間:2016-12-06 03:15:22來源:大公網

  呢個 「學社」咩研究、咩訪問都未做過,鄭晴好想知到底佢哋最後研究到咩出嚟

  文|鄭晴

  因為「反國教」成立嘅學民思潮,今年三月宣布停止運作,原本就話今年暑假有前「學民仔」成立新組織,點知一直冇影,好似走數咁。前日終於找數啦!由前「學民」發言人黃子悅出面,籌組咗一個叫「教育實驗學社」組織,話要凝聚學生討論同做研究,希望社會聆聽學生聲音,但又好口響咁話要學生攞返教育主導權喎。軟硬兼施得來,黃子悅又「此地無銀」咁話,「學社」對「港獨」無特定立場,但係學生有自由討論,唔應該禁止喎;又話「學社」係獨立運作,無同香港眾志等任何組織有從屬關係,但係又唔排除之後會合作囉。咁即係點?

  呢個 「學社」咩研究、咩訪問都未做過,鄭晴好想知到底佢哋最後研究到咩出嚟

  鄧飛斥偷換概念

  教聯會主席鄧飛就同鄭晴拆解釋疑,佢話,成年人以下嘅基礎教育應該係社會義務,由社會決定嘅全方位培育,為年輕人啟蒙。如果學生都未培養好足夠嘅獨立思想,就話要自己決定學咩,又點能夠決定適當嘅學習內容呢?鄧飛又直斥指「學社」呢種做法,根本就係偷換概念,好似校規,其實一向都有學生會、風紀同校方溝通。又話如果評核學生嘅方法都係由學生自主,根本就係將老師、大學教授邊緣化,到底仲要學校做咩?不如學生全部自修啦!鄧飛仲話,學生對「港獨」係咩都唔清楚,係咪有足夠認知去討論真係成疑。

  鄧飛仲話,「學社」聲稱會做研究、訪問,其實都只係標準動作,睇唔出同佢哋提出學生主導嘅主張有咩關係。鄭晴聽完呢番咁入情入理嘅說話,再發現呢個「學社」其實咩研究、咩訪問都未做過,就已經有一個咁「政策式」主張要搞「學生主導教育」、「一定要有空間傾『港獨』」,到底最後研究出嚟有幾科學?有幾可靠?又有幾真確?全部都係大問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