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馮其庸先生看了《康熙大帝》手稿後鼓勵二月河走上小說創作道路 資料圖片
「他的關懷,體現了一個文學導師對一個文學後進青年的厚愛。」今年初馮其庸先生過世,二月河十分難過,「心裏很難受,好幾天有點魂不歸舍,家裏人還怕這一事情對我神經上會有刺激。」
二月河說,雖然馮其庸先生不苟言笑,卻是一個外冷內熱的「熱水瓶」。當年初涉文壇的二月河把給《紅樓夢學刊》投了一篇稿,半年多沒見回信,心有不甘的他給當時編委會之一的馮其庸寫了信「討說法」,並附上另一篇稿子,馮不到一個星期就回信了。更意外的是,不僅二月河的文章得到了發表,他還有幸成為了《紅樓夢學刊》的會員,同時也成為了學會理事。
1985年,馮其庸先生看了《康熙大帝》第一部的手稿後說:「你不用搞別的創作了,這就能體現你的文學價值、人文價值,這就是你的前途,這就是你的事業。」這也成為了二月河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雖然馮先生沒有親自給我授過課,但和我卻是終生的師生關係。」二月河說:「先生能如此幫助一個晚輩,以此可以看到一個偉大導師的胸懷和他的火熱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