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選舉委員界別論壇氣氛熱烈,候選人展現良性競爭。\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由特區政府主辦的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選舉委員會界別論壇昨日在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現場氣氛熱烈,50位候選人同台闡述政綱,多位選委會委員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50位候選人同台交鋒,讓選民直觀了解候選人的參選政綱與現場應變能力,真正實現了「以政綱論高低、以能力決勝負」的良性競爭。
沒有「舊人必當選」的定律
論壇上,候選人把握每分每秒展現個人抱負。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表示:「2分半鐘的發言內容充實精彩,每位候選人都充分發揮了自身專長與優勢,場內外的助選團隊也全力配合,讓整個選舉氣氛達到高潮。」他指出,周日仍有眾多選委踴躍出席論壇,這種積極參與的態度既是對選舉工作的莫大支持,更體現了港人對香港發展的深切關切。
對於本屆選舉生態,馬逢國強調其公平性與多元性尤為突出。不論是尋求連任的資深議員,還是首次參選的新面孔,都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競爭,「沒有『舊人必當選』的定律」。他認為,新參選人帶來的多元背景與專業視角是寶貴的新血液,年輕面孔的加入更實現了政治參與的傳承與接力,有助立法會注入新活力、拓展新思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鄺美雲指出,選舉論壇是選民了解候選人的重要平台,而立法會議員的履職需兼具專業素養與愛國擔當。「唯有精準且有能力的愛國者,才能切實肩負起治港責任。」她認為,論壇不僅讓選民直觀了解候選人的參選政綱與現場應變能力,更通過多元互動渠道,讓社會各界清晰感知候選人的關注重點與履職規劃。「除了今次的論壇,我們通過不同活動的多次接觸,能更全面地考察候選人的綜合素養。畢竟立法會議員的工作需要兼顧專業性與全面性,既要深耕專業領域,也要心繫香港整體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胡劍江表示,作為選舉委員會委員,他深感選委會承擔着重要使命─既承擔提名與選舉立法會議員的職責,更搭建起候選人與市民的溝通橋樑。
「此次能系統性聽取50位候選人的政綱闡述,讓我們清晰看到各位參選人立足專業背景,提出的創科賦能、民生改善、社區服務等創新可行思路,真正實現了『以政綱論高低、以能力決勝負』的良性競爭。」
這種深度溝通不僅幫助選委精準把握候選人立場,更讓廣大市民直觀了解誰能真正為香港市民整體福祉發聲。胡劍江認為,這為12月7日的投票提供了重要參考,「讓每一票都投得明明白白、擲地有聲」。\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