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古聞港食/金銀捲煎餅\蕭欣浩

時間:2025-11-17 05:02:46來源:大公报

  學生在電台實習,參加世界性的廣播比賽,想到以皮蛋為題,與我訪談歷史、文化、飲食觀感,整合後再向外國人介紹。皮蛋常見以鴨蛋醃製,較小的鵪鶉蛋皮蛋也愈來愈多見。

  鴨蛋餐桌出現,屬皮蛋、鹹蛋居多,煮粥配飯,是令人安逸的家常味道。鴨蛋用於打麵、製皮、煎餅不少,只是藏於食材當中,未有看到橢圓形的真身。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記「金銀捲煎餅」,就有用上鴨蛋,詳言:「鴨卵或鷄卵,打破清黃另放,添水調開,加豆粉再調。攤作煎餅包餡再煎,每分供一對作下飯餡炒熟。」鴨蛋蛋白、蛋黃分開,加水加粉作粉漿。蛋白、蛋黃粉漿,各自先煎成餅,包餡再煎,一份兩條,白黃各一,謂之「金銀」。

  明代《古今醫統大全》早有提到「煎雞子鴨子餅」的秘訣,「調時少入冷水,煎不枯焦」,元代粉漿做法同樣加水,不過沒有表明用冷水,冷水對蛋和粉的影響較少,現代的粉漿也有專用冷水的做法。

  鴨蛋有黏合、凝固的作用,明代《泉南雜志》有「造白沙糖法」,記一妙用,詳言:「用甘蔗汁煮黑糖,烹煉成白,劈鴨卵攪之,使渣滓上浮。」蔗汁要煉煮為白糖,需通過去渣的工序,煮汁時加入鴨蛋,可將雜質吸附。製法以外,書中同記:「沙糖中國本無之。唐太宗時,外國貢至,問其使人,此何物,云:『甘蔗汁煎用其法煎成,與外國等。』自此中國方有沙糖。」現更為普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