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熱話/世界最大傘高空「捕」風 巧變綠電

時間:2025-11-17 05:03:01來源:大公报

  圖:近日,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風力發電捕風傘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試驗場成功開傘。/央視新聞

  人類向天要電不再是夢!近日,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荒漠的上空,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5000平方米高空風電「捕風傘」順利完成開傘、收傘全流程測試。這不僅標誌着中國在高空風能這一新能源「無人區」實現重大突破,也顯示中國能源利用從地面向天空拓展疆域,並在全球新能源革命中展現創新實力。專家表示,高空風能是未來能源轉型的關鍵,也是國家正在着力布局的下一個新能源高地。相比傳統的陸上風電,可降低30%的度電成本。/大公報記者 王珏報道

  茫茫大漠上,氦氣球慢慢升空,牽引着世界最大的高空風力發電捕風傘緩緩打開,傘面展開面積達5000平方米,能蓋住12個標準籃球場;捕風高度最高可到5000米乃至10000米,相當於數十架風機一起「疊疊樂」。沒有槳葉,沒有塔架,沒有噪音,這個形態像「超級風箏」的捕風巨傘,能夠在300米以上高空捕獲風能,當傘在空中被風拉動,通過牽引纜繩拉動地面的發電機轉動發電。此次試驗由央企中國能建牽頭實施,是首個高空風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分別成功實現了5000平方米和雙1200平方米捕風傘開收傘試驗,標誌着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型傘梯式陸基高空風力發電項目試驗取得重要進展。

  「高空風能是未來能源轉型的關鍵,也是我們國家正在着力布局的下一個新能源高地。」電力從業者、能源動力專家張波對《大公報》介紹說,目前國內外的風能利用以傳統的風電塔架提供的低空風能發電為主,然而低空風能發電受制於風速小、不穩定性以及環境影響,同時還有佔地面積大、噪聲污染等弊端。而距地面500米至10000米的高空風能是尚未規模開發的新能源「無人區」,不但儲量豐裕、分布廣泛、可再生,與地面風力相比,還具有風速高、風向穩定、風能密度大的顯著優勢。

  高空風電可節約95%土地

  研究發現,在離地面1500米的高空,風速大約是陸地的三倍,而根據風力發電原理,電力輸出可提高約27倍。高空風力密度可達每平方米5至10千瓦甚至更高,遠超地面風力密度。而高空風力發電正是利用空中組件捕獲300米以上高空風能實現風能─電能轉換,相比傳統的陸上風電,高空風電可節約95%的土地,減少90%的用鋼量,降低30%的度電成本。僅10MW的高空風能系統,每年就能發電2000萬度,可供一萬個家庭一年使用。

  張波特別指出,高空風力發電是推動實現能源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大膽探索,除了經濟、更穩定、更環保的特性,它還具備戰略價值——為偏遠地區以及極端情形下供電。比如在海島、高原、荒漠、邊境等無法鋪設電網的區域,只需布設地面系統與飛行傘,高空風電就像「隨風而來的電池」,可源源不斷供電。「屆時,『超級風箏』捕風傘不僅可以飄在阿拉善上空,也能在青藏高原、南海、沙漠上空,把吹過的風收集、儲存、再利用。」張波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