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秘書長遴選 安理會首輪意向性投票

時間:2016-07-23 03:16:12來源:大公網

  圖:下屆聯合國秘書長參選人、葡萄牙前總理古特雷斯 路透社

  【大公報訊】駐紐約記者黃曉敏報道:紐約當地時間7月21日上午,聯合國安理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就下任聯合國秘書長的人選舉行了首次意向性投票。

  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別所浩郎在投票結束後向媒體作口頭通報。他說,首次意向性投票已經順利結束,過程順利,他向聯大主席通報了投票情況,但未告知投票結果。接下來12名候選人將會通過各自的提名國家告知投票結果。

  據介紹,意向性投票將以保密的方式進行,聯合國秘書處官員不得在場;選票在經過安理會輪值主席確認並記錄後將立即銷毀,相關結果沒有官方記錄;此外,安理會成員可以向不止一名候選人投下「信心票」。

  別所浩郎表示,聯大此前舉行的下任秘書長候選人與各會員國之間的非正式對話會、公開辯論以及安理會意向性投票等活動,都是增進遴選過程公正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步驟。

  有消息稱,葡萄牙前總理古特雷斯和斯洛文尼亞前總統圖爾克在投票中排名居前。兩位參選人都擁有豐富的聯合國工作經驗,古特雷斯曾擔任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曾擔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成員以及負責政治事務的聯合國助理秘書長。

  潘基文將於今年12月31日結束10年秘書長任期。去年12月,聯大主席和安理會主席聯合致函所有會員國,呼籲各國盡早推薦候選人,正式啟動秘書長遴選過程。目前,共有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克拉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前執行秘書菲格雷斯、斯洛文尼亞前總統圖爾克以及塞爾維亞前外長耶雷米奇等在內的12名候選人角逐這一職位。 

  根據《聯合國憲章》,秘書長必須首先由安理會推薦,然後由聯大任命。在聯合國秘書長遴選過程中,安理會扮演了關鍵角色,5個常任理事國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2006年秘書長遴選過程中,安理會通過閉門磋商和4輪意向性投票確定人選後,正式提名時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任秘書長。聯大隨後以決議形式正式任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