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立法會正在審議《撥款條例草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昨日發表網誌稱,期望撥款條例草案盡快通過,讓約124萬名領取社會保障金額人士、約48000名交津領取者及約35000個領取低津的家庭,盡早受惠於財政預算案提出對低津和交津計劃、高額長者生活津貼等一次性發放額外一個月金額的措施。
蕭偉強昨日出席一個活動時稱,長者財政狀況各異,政府認為沿用現行的多支柱退休保障制度,互相補足,才能切合不同長者的需要。今年施政報告已提出建議改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支柱,包括優化長者生活津貼和降低長者醫療券受惠年齡等,而強積金支柱方面,當局亦正積極處理強積金與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的「對沖」安排,並研究降低強積金收費。
蕭偉強表示,當條例草案通過後,社署、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以及勞工處便會調整電腦系統,以便盡早向合資格人士發放有關款項,亦包括部分新增的受惠群組(低津、交津和受惠於長者生活津貼優化措施的人士),要留意遞交申請的時間。對於審計署報告就社會福利署審批獎券基金提出的建議,他說社署會適當跟進,稍後與其他部門在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的聆訊詳細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