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梁康然報道:政府決定在五年內全面禁止本地象牙貿易,事件惹來象牙業界反響甚大。象牙商會、象牙持牌人聯會、香港象牙工會召開聯合記者會,指2006年時已向當局反映懷疑有不明人士安排象牙進口本港,但政府未跟進,亦無向業界透露是何人要求進口,令走私者有機可乘。業界要求政府商討協助措施,或直接向業界作出賠償。
香港象牙合法持牌人聯會副主席陳宗和指出,業界早前取得漁農署的本港進口象牙批文文件,發現過去十年間,不斷有人從歐洲入口「公約前象牙」,估計累積逾100公噸象牙。
陳宗和稱:「本港象牙業其實好細,行內人都互相認識,但從歐洲進口象牙的人士行內無人認識,亦無法聯絡,認為他們有可疑。」
陳宗和曾向署方反映可疑情況,並要求交代入口象牙者身份,但署方指有關象牙屬不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管轄的「公約前象牙」,涉事者基於私隱不會公開。陳批評,政府一面禁止本地象牙貿易,一面就批准歐洲象牙入口,行為雙重標準,亦令走私客有機可乘。
香港象牙商會會長蘇志強透露,自從全球禁止象牙貿易後,本港登記象牙數量由最高的770公噸,降至目前的約77公噸。自歐洲象牙入口後,本地象牙清貨明顯減慢。他又說,五年清貨期不切實際,政府旨在逃避賠償責任。政府應協助業者清貨,或是直接向業界作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