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跑作弊現象在高校蔓延之際,法律風險正浮出水面。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黑龍江分所高級合夥人路勤律師指出,代跑行為不僅違反校規,更可能觸碰法律紅線,甚至影響個人徵信。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2017修訂)》,學生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學校可給予警告直至開除學籍的處分。路勤律師強調,代跑若涉及偽造運動數據、詐騙錢財等行為,情節嚴重者可能承擔刑事責任。組織代跑者更因擾亂教學秩序面臨處罰,若其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3修正)》,將依法追究責任,最高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代跑看似是『小事』,實則破壞了誠信社會的根基。」路勤律師表示,電商平台應及時下架代跑服務,切斷交易鏈條;高校需加強法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和價值觀,避免因短期利益損害長遠發展。
網絡安全專家則從技術層面揭示了代跑軟件的隱患。這類軟件通過篡改手機定位信息欺騙系統,不僅違反校規,還可能非法獲取用戶隱私數據,存在信息洩露風險。
一旦數據被濫用,用戶可能面臨詐騙、身份盜用等次生危害,進一步加劇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