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本港通脹顯著放緩。政府統計處公布,10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僅按年增長1.2%,較九月份按年增長2.7%大幅下降,為2010年1月以來的最低增長,主要由於今年四月起推行的差餉寬減措施仍然生效,去年10月則沒有此項措施。經濟學家預料,明年個別月通脹率更會低於2%。
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10月基本通脹率為2.1%,較九月份2.3%為低了0.2%,主要因為九月的一項電力燃料費特別回扣,令到九月份的比較基數較低,而有關影響在去年10月已逐漸減退。
在各類消費項目中,電力、燃氣和水按年升幅最大,上升4.9%,主要由於一項電力燃料費特別回扣自去年八月中開始發放導致比較基數較低。另外,外出用膳增加3%,交通上升2.4%,煙酒上升1.9%,而耐用物品按年下跌4.9%,衣履下降2.4%。
政府發言人表示,10月基本通脹率緩和,私人房屋租金組成項目按年升幅亦進一步回落。整體通脹率在10月份回落幅度較大,主要是由於今年第四季有差餉寬減措施,而去年同期則沒有。
發言人續指,鑑於輸入通脹有限,以及本地成本壓力受控,通脹壓力在短期內料會維持溫和。
中大經濟系副教授、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稱,本港受油價大跌、人民幣匯率下跌等環球因素影響,通脹升幅偏低,僅有交通、食物等數項消費通脹情況跑贏大市。
他續稱,本港未來通脹會持續維持於低水準,預計明年個別月份通脹率更會低於2%;惟未來經濟不會太差,暫時未見出現通縮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