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公布的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暫停服用亞士匹靈,腸道出血復發機會率可降低63% 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亞士匹靈有效預防冠心病、中風及大腸癌,但同時可誘發腸道出血。香港中文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暫停服用亞士匹靈,腸道出血復發機會率可降低63%,但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風險則提高61%。負責研究的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表示,亞士匹靈是治療心血管等疾病的重要藥物,但醫學界暫未有方法預防或治療其對腸道的傷害,僅可因應病人罹患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制定治療方案,降低相關風險。
大公報記者 張琪
該項研究已於《胃腸病學雜誌》(Gastroenterology)發表,並獲美國多個醫學團體採納為臨床指引。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前進行全球首項「針對亞士匹靈引致腸道出血」研究,對沙田▉威爾斯/威爾士(國名)▉醫院去年處理的1800名腸胃出血病人進行分析,發現當中大約20%病人,即是逾300人屬小腸及大腸出血,而當中絕大部分與亞士匹靈有關。與十年前數據比較,院內僅有10%以下的腸胃出血病人是涉及腸道出血。
損害胃部腸道黏膜
陳家亮解釋,亞士匹靈屬通血管的藥物,但也會損害胃部、腸道的黏膜。目前,可依靠胃藥降低胃潰瘍及出血的副作用,但暫未有技術能緩解或治療腸道出血及慢性滲血,即使轉服其他藥物,例如非亞士匹靈類的抗血小板藥物,也不能預防腸道出血。
威院於2000至2007年期間,有295名平均年齡70歲以上的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被診斷因亞士匹靈引致腸道出血,中大醫學院追蹤他們於隨後五年的臨床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停止服用亞士匹靈的病人群組,較繼續服用亞士匹靈的群組,出現復發性腸道出血比率低約63%,但患嚴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風險則相對高61%。
倡重症續服輕症停用
陳家亮稱,醫學界未能解決這個兩難問題,建議有嚴重心血管疾病或曾嚴重中風的病人,包括患有心肌梗塞、已植入冠狀動脈支架、或曾多次嚴重中風等的病人,應繼續服用亞士匹靈;若病人只有輕微心血管問題,或只為了預防冠心病等疾病,則應停止服用亞士匹靈。他稱會將研究報告提交醫院管理局。
陳又稱,腸道出血並無明顯病徵,建議長期服用亞士匹靈的病人,每兩、三個月到醫院覆診時,均抽血化驗血色素,若血色素有下降趨勢,便已響起警號,可能已出現腸道滲血或出血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