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補選已塵埃落定,九龍西補選勝出、首度晉身立法會的鄭泳舜亦已宣誓就任,並在首次會議中就社區交通擠塞問題發言,盡顯其貫徹參選時為民生的承諾、務實做事的作風。
鄭泳舜是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建制派首位在單議席單票制選舉下贏得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席的參選人。今次的補選結果讓我們清楚看見市民對立法會運作重回正軌的意願。普羅市民對議員的期望很簡單,其實就是希望議員真心為民,務實理性為市民構建更美好的生活環境,為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出謀獻策;誠心以香港民生安穩、社會繁榮發展為依歸。
回顧鄭泳舜競選時,筆者多次自告奮勇為其擔任義工走入社區,其間深深感受到鄭泳舜十年來為社區默默耕耘所產生和積累的微妙正能量變化。市民點滴的支持聚沙成塔,地區街坊主動而又親切的反饋,更是讓團隊士氣不斷提振壯大的原因之一。市民由心而發的真誠支持,渴望鄭能躋身議會為市民做實事的期望,這種感染力並非單靠幾句口號就能激發出來的。
由此可見,自詡專做「較高層次工作」,明言不接地區個案,不理解「民生無小事」,空降九龍西參選的姚松炎最終只能保住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的不足六成六選票,而且更流失大量中產選票並非不無道理的。選舉結果正好反映天道酬勤,只要真心誠意為民生,所謂中產階層較傾向支持反對派的「定律」已在今次補選的結果中打破,證明參選人願意為社區深耕細作,終會得到回報和好結果的。
相信反對派在今次補選遭遇重挫後,已知道不能再單靠以「知名度」而不顧地區工作的作招徠,他們為保票源,反對派定必在議會內繼續「為反而反」,最終只會連累無辜的香港市民,拖垮香港的未來。市民對於議會內頻頻「拉布」和高舉「反中亂港」旗幟的議員已深感厭倦,擅長和重視深入地區民生工作的建制派議員更趨民心所向,預料這種民心所向可在將來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結果中反映出來。
城市智庫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