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於10月24日推介中芯國際(00981),當日股價約10.7元,至近日最高升至逾14.7元,這麼短時間內升幅近四成,對讀者有交代。中芯日前公布9月止第三季度業績,消息拖累股價昨天急跌。其實,中芯正力拓「新經濟」產品,前景不差。
中芯剛公布第三季度,收入7.7億美元,按季增2.5%,按年降0.7%。公司預計,第四季度收入增加1%至3%;毛利率介乎18%至20%。其實,中芯第三季業績與集團的指引相符,收入環比增長主要來源於智能手機相關出貨全面復甦。投資者要留意,其中28納米晶圓收入環比成長38.9%,0.18微米晶圓收入環比成長33.8%,這才是中芯未來的主要增長動力。
在之前的三年中,中芯國際憑藉高產能利用率推動收入和盈利雙增長,而這兩年,則進入了過渡期,為下一階段的成長準備好技術和工廠。短期來說,其成長動力包括:28納米、閃存、指紋識別傳感器和電源管理芯片。長期來說,集團會加快執行速度,將資源聚焦於關鍵技術平台,從而努力成為晶圓代工廠優選夥伴。
另外,今天中午截止認購的致豐工業電子集團(01710),傳聞已錄得近三百倍超額認購,相信上市後表現不錯,可以認購。集團專注於製造較高利潤及技術先進的工業電子零件及產品,其高水平的技術精密度及要求,因而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過去三年,集團收入及溢利均錄得不俗增長。收益由2014財年的5.18億元增長至2016年財年的7.4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20%;期內,盈利由2200萬元增長至7530萬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85.4%。由於技術要求高,因此其產品較消費類電子元件及產品享有更高的利潤率,2017財年首五個月毛利率達30.2%。
集團與主要客戶建立長期及穩定業務關係,其中大部分為世界知名的工業電子產品製造商及銷售商。集團已成功與大部分主要客戶保持逾10年業務關係。鑒於致豐的原始設備製造商產品的複雜性,一般開發期為約6至12個月,因此商業角度考量客戶不會經常更換供應商。集團的客戶慣性,亦使得集團的產品不太容易受競爭對手的降價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