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環球時報20日發表北平鋒文章《「台獨」戰車將撞倒「護台神山」》。下為全文:
近日,國民黨推出一則模仿動畫片《南方四賤客》的廣告在島內引發強烈反響。這則廣告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巧妙地對民進黨當局諸多亂象進行了辛辣嘲諷,贏得了不少民眾共鳴。從這則廣告的大受好評中,可以看出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特別是對賴清德執政的不滿與失望已累積到了相當大的程度,對民進黨霸道執政已恨之入骨。更諷刺的是,賴清德或許以為自己穩穩坐在駕駛座上,卻沒意識到車子正在駛向懸崖,核能爭議只是其中一端、冰山一角,真正讓人擔憂的,是賴清德的「開車方向」。
8月19日,一則關於美國政府擬收購英特爾10%股份,甚至還計劃入股台積電的報道,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島內掀起軒然大波。台積電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核心支柱,被譽為「護台神山」,在全球半導體領域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年來,台積電憑藉着先進的技術和高效的生產能力,不僅為台灣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也為提升台灣在科技產業鏈中的地位作出巨大貢獻。如今美國卻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台積電,試圖通過入股的方式,逐步掌控這一關鍵產業。面對美國的強取豪奪,賴清德當局的態度始終曖昧,實際上正在把「護台神山」台積電一步一步地拱手送給美國。
台積電的命運,絕不是單一企業的商業狀況,而是牽動整個台灣科技的未來。美國一旦完全掌控台積電,就意味着關鍵決策權被轉移。工廠布局、產能分配、技術走向,都按照美國的戰略利益來安排,而不是台積電的發展需求,更不是台灣自身的長遠需求。這將讓台灣民眾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
回頭再看那條諷刺廣告。賴清德在車裏說「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這句話原本是對賴清德操弄島內民主制度的嘲諷,現在印證在台積電問題上更顯諷刺。即便多數台灣人反對台積電被美國掌控,只要賴清德當局點頭,就被強制決定。台灣最寶貴的產業,不需要2300萬島內民眾的同意,就成為了賴清德孝敬美國的又一張「投名狀」。賴清德這不是在開車,而是要把整輛車毀掉。
如果說在台積電問題上賴清德的表現讓人憤怒,近日在防務預算方面的決策則更加令人惶恐難安。8月5日,賴清德宣布將台灣地區2026年度防務預算提升至GDP的3%以上。這筆龐大的軍費,對財政壓力極大的台灣而言,無疑是沉重負擔。更關鍵的是,這些軍費最終大部分會流向美國軍火商的口袋,而台灣能得到什麼?得到的只會是更多的緊張對峙,只能是被推到戰爭邊緣的風險。
「出賣」台積電與提高防務預算,表面上看是兩件事,實際上是一體兩面。賴清德的邏輯很清楚:為了個人討好美國,台灣的資源與民眾未來都可以拿去交換。他把車開向美國指的方向,哪怕代價是讓台灣人失去一切。台積電被一點點吞併,軍費被不斷拔高,這不是單純的政策選擇,而是台灣民眾生存空間被壓縮的過程。
廣告中的賴清德緊握方向盤,不允許任何質疑者存在,他號稱帶領大家走向安全與繁榮,但車子實際上正駛向危險的懸崖。車上清醒的人若反對,就會被「請下車」,以致全部乘客被帶去送命。
廣告是有趣的,現實是緊迫而殘酷的,在賴清德的瘋狂獨裁下,台灣正逐步被推向深淵。台灣民眾已經清醒地認識到,賴清德才是應被打掉的「雜質」,只有堅定抵制賴清德的錯誤政策,才能避免台灣成為美國的犧牲品。否則,等待台灣的,將是被美國榨乾最後一滴血,以及「台獨」引發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