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估計港股走勢將延續橫盤波動。鑒於鎖定大量市場資金的閱文,周二將公布招股結果,屆時資金重新入市,有望助港股突破盤整悶局。
長期來看,上周財新「時隔12年再啟H股全流通試點」的獨家報道,透露出國家進一步激發港股活力戰略意圖。在互聯互通、全流通、創新板種種政策下,港股作為上市地的吸引力將大升,新的大時代拭目以待。
中資美元債市方面,本周美國國債價格延續上周五升勢,而中資債券表現偏弱,信用利差全線走闊,暫緩此前連續數月的強勁升勢。中國主權債價格並無明顯波動,息差相應走闊。值得關注的是,與九月份類似,10月份近一半約42%的新債發行為永續結構。一方面,作為條款更複雜的次級債券,永續債常被看做是市場情緒與風險喜好的反映,顯示投資者依然在追逐更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在短端美國國債收益率不斷攀升的情況下,長端國債收益率始終穩定維持在低位,扁平化的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為發行永續債提供了很好的窗口,而可提前贖回、上浮票息結構永續債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融資工具,一級市場的發行人有效利用了這一點。鑒於政府對去槓桿的嚴格監管要求,永續債在資本結構中又具有一定權益屬性,預計永續債的供給壓力將在年內持續,但長遠來看,永續、高上浮票息結構債券不失為一種穩健的收息型投資標的。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