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共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 推動區域礦業可持續發展

時間:2017-09-27 03:15:36來源:大公網

  圖:「一帶一路」沿線在全球礦業生產、需求和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在客觀上需要建成統一的大宗商品區域定價中心

  過去四年來,「一帶一路」倡議逐步由宏偉設想走向規劃建設並結出纍纍碩果,有力促進了沿線地區互信合作和利益共贏,為保護經濟全球化成果和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新的動力。

  中銀國際首席執行官 李 彤

  「一帶一路」倡議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層面,其中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沿線經濟體互聯互通的關鍵。加強「一帶一路」沿線資金融通,需要共建雙向聯通、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金融合作網絡,特別是發揮資本市場在金融互聯互通和市場化資源配置方面的優勢,構建「一帶一路」金融利益共同體,推動區域互信合作,提升貿易和投融資項目的可持續性,促進沿線社會文化交流。

  一、共建互聯互通、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金融合作網絡是「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建設的關鍵環節

  「一帶一路」建設的巨大資金需求量無法由某一或某幾個國家來獨立負擔,必須共建金融合作網絡統籌金融資源。「一帶一路」涉及沿線包括中國在內的65個國家及地區,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6億,經濟總量超過23萬億美元,對外貿易總額接近11萬億美元,分別佔全球的62%、31%和33%。「一帶一路」的貿易和設施體量意味着其資金需求無法由單一國家獨立承擔,需要共建金融合作網絡,統籌沿線金融資金,撬動全球資金。

  「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需要發揮互聯互通機制,減少沿線各國現實資金需求和金融供給能力之間的缺口,提高沿線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經濟建設任務繁重,資金需求旺盛,但國家財政資源有限,金融體系尤其是資本市場欠發達;而沿線包括一些發達的歐洲國家,資金實力雄厚,金融市場相對發達,本土市場資產回報率較低。因此,「一帶一路」資金融通建設的重點在於建立沿線金融合作平台,推動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服務一體化,解決沿線資金需求與融資供給的匹配問題,着力提升融資資源配置效率。

  共建金融合作網絡,發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優勢,搭建「一帶一路」利益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中涉及到大量跨國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但在沿線金融生態環境差異和自身國際化程度、風險管理能力不一的情況下,項目合作面臨潛在的地緣政治和國家信用風險。共建金融合作網絡,動員沿線國家的力量,形成相互合作的利益共同體,有助於消除隔閡增強互信,為投融資項目長期順利運行提供安全保障。

  總之,「一帶一路」建設資金需求量巨大,客觀上要求共建一個互聯互通的金融合作網絡來充分調動沿線國家的資源,有機組合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金融力量,發揮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制度優勢,打造利益共同體,保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可持續性。

  二、資本市場將在構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中發揮重要作用

  共建「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落腳點是服務於「一帶一路」沿線經濟建設和產業發展,這需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利益風險共擔的機制。資本市場作為金融體系中最具市場化優勢的部分,本身就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優勢,能夠在「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第一,開展「一帶一路」金融創新,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優勢,形成多層次的金融支持體系。從全球範圍來看,政策性資金體量有限,分配效率較低,既容易激發道德風險,也無法長期對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資本市場是債券、股票、商品、期貨等各種金融產品發行和交易的平台,具有開發和豐富中長期金融產品的創新能力和平台優勢,可以嘗試通過適度創新金融產品來規避匯率、利率和信用等方面的風險,為投融資金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資本市場注重商業可持續,強調市場化運作,在投融資配置、價格發現、風險管理和激勵機制等方面更具效率優勢;資本市場能夠提供企業上市,併購重組,項目投融資等多種形式的金融服務,發揮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優勢,能夠減少對傳統信貸的過度依賴,為企業提供多層次、中長期、可持續的資金支持。

  第二,以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為支點,打通內外市場,提高金融資源的全球配置效率。借助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不僅可以率先推進區域的金融合作,補充和豐富沿線金融市場的投融資功能和產品體系,而且可以撬動更多的國際資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範圍,為內外企業提供雙向融資服務和安排。其中,可以重點借助國際金融中心的平台優勢。「一帶一路」沿線的香港和倫敦作為全球領先的資本市場,不僅本土金融資源豐富,而且具有連接全球投資者的渠道優勢,在法律、貿易、專業服務等領域也能提供專業豐富的投融資服務。2014年以來,中國建立了「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借助開放、成熟的香港資本市場,成功實現了內外金融資源的交互融合。

  第三,借助國際化投資銀行的專業投融資管理能力,提高企業項目管理水平。「一帶一路」橫跨亞、歐、非多個區域,企業投融資項目中涉及的參與方較多,項目交易複雜,投融資風險高,管理難度大,需要借助專業金融機構在跨境投融資領域的豐富經驗,為企業提供從立項、盡調、融資、風險管理到最後退出的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務和諮詢,提高企業的項目管理能力,在防範風險的同時穩固收益。

  第四,提供更豐富的人民幣跨境金融產品,降低項目匯率波動風險。隨着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經貿投資合作日益緊密,對人民幣的使用需求也日益上升,資本市場也需要提供更豐富的人民幣金融產品,除了規模持續增長的人民幣債券外,還可以嘗試開發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和各類金融衍生品,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降低匯率成本和交易成本,維持區域金融穩定性。

  三、「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網絡將助力全球和中國礦業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沿線在全球礦業生產、需求和貿易中的重要地位在客觀上需要建成統一的大宗商品區域定價中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業資源豐富,是全球礦業供需分布的重點地帶,未來「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合作中也將產生更多的對鋼鐵、有色、能源等方面資源需求。但目前來看,「一帶一路」尚未形成發達、統一、國際化的區域礦業市場,缺乏礦產品定價和貿易規則制定權,區域內產業發展和國際貿易可能會因此受制於人。正因如此,未來「一帶一路」沿線資本市場需要建設大宗商品區域定價中心,積極推動開發與大宗商品相關的金融產品,逐步增加商品期貨的交易品種,有序推進期貨交易所的對外開放,利用期貨等金融衍生品進行價格風險管理,強化區域對大宗商品的定價權,提高「一帶一路」區域對礦業價格的獨立性。

  「一帶一路」建設為礦業發展帶來的新的機遇,有望通過上下遊行業的重組與整合推動沿線礦業協同發展和跨境資源結構優化,因此需要國際化、綜合化與一體化的區域金融服務來協助產業鏈的調整。特別是對於中國礦業企業來說,中國是全球礦業的主要生產方和需求方,礦業的發展對於中國經濟建設舉足輕重。當前中國礦業正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的關鍵時期,行業整合調整,集中度上升,轉型升級的需求迫切。「一帶一路」沿線豐富的礦產資源,建設中龐大的礦業資源需求和全行業區域協同發展趨勢無疑為中國礦業企業在跨境投資、生產、貿易、併購、重組等方面帶來了新的機遇,也更迫切地需要專業金融機構為其保駕護航,在結算、融資、財務顧問、併購重組和風險管理等領域提供更加貼身、更具國際化全方位服務。

  對於中資投行機構而言,需要發揮自身的市場化、專業化、綜合化的經營優勢,通過市場化機制將自身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建設需求相融合。

  一方面,中資投行要提高業務經營能力,建立更加強大的資產管理、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外匯及金融衍生品業務團隊,適度擴大金融服務種類和開展金融產品創新,通過合理設計交易架構、產品創新、合約設計和風險管理降低中國企業「一帶一路」跨境投資、併購和融資風險。另一方面,中資投行要穩步構建多層次海外機構網絡,儲備國際化優秀人才隊伍,在深耕本土業務的同時努力開展與國際同業的競爭,從而利用自身覆蓋境內外的經營網絡,建立「一帶一路」投融資綜合服務平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