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香港旺角街市,散發着清香的新鮮西蘭花剛剛上架。與此同時,2500公里之外的內蒙古,蔬菜種植戶們正將新採摘的西紅柿裝入冷鏈運輸箱。短短一兩天之後,這批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西紅柿又將出現在香港的街市上,進而端上香港市民的餐桌。
「我們烏蘭察布種植的冷涼蔬菜不僅綠色無污染、口感脆嫩,同時還營養豐富。例如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大白菜富含維生素C,深受香港市民的歡迎。」從「靠天吃飯」到「科技興農」,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將「冷涼蔬菜」打造成「火熱」產業,逐步建立起市場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正發展成為內蒙古現代農牧產業的新興產業。而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中心二級推廣研究員關慧明看來,烏蘭察布與香港的「舌尖對話」,不僅進一步推動了兩地往來的經貿交流往來,同時更書寫着烏蘭察布現代農業的新篇章。
去年供港蔬菜1.5萬噸
據關慧明介紹,得益於烏蘭察布1400米的海拔和15℃以上的晝夜溫差,當地重點發展的西蘭花、番茄等品種,因生長周期長、糖分積累多,在品質上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依託我們的『兩茬種植』技術,西蘭花年畝產可達6000斤,其中30%專供香港市場。」關慧明表示,烏蘭察布冷涼蔬菜進入香港市場前,要經過多項農殘檢測,糖度、外觀都有嚴格標準,對品質有較高要求。
為了使得當地供港冷涼蔬菜同時滿足內地和香港的雙重檢驗要求,當地專門新建了高標準檢驗中心,配備精密檢測設備,確保符合香港《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的嚴格標準。數據顯示,2024年來烏蘭察布供港蔬菜達1.5萬噸,帶動當地6000多戶農戶增收。
此外,香港市場對蔬菜品質的高要求,也促使當地農業的進一步提檔升級。不僅引進滴灌系統等先進技術,使每畝大棚年收益突破3.5萬元,為烏蘭察布農民開闢了增收渠道,同時也更加高標準的滿足了香港市場對高品質蔬菜的需求。據悉,下一步,烏蘭察布和香港兩地合作機構和公司,還將在品種改良、冷鏈物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也為香港市民守護好來自北方的「專屬菜園」。\大公報實習記者劉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