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AI設計新款抗生素 助力攻克超級細菌

時間:2025-08-31 05:02:09來源:大公报

  左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柯林斯教授。\網絡圖片;右圖:MIT教授柯林斯的團隊成功利用AI研發出兩種全新抗生素。\網絡圖片

  人工智能(AI)輔助藥物開發又有新突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近期公布,利用AI設計和研發出兩種新型抗生素,有望對抗難以治療的淋病及「超級細菌」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傳統藥物研發周期長、成本高,AI技術有望通過高效的數據分析和精準的模型預測,使藥物前期研發時間減半,降本增效。

  【大公報訊】目前全球抗生素濫用問題嚴重,導致細菌進化為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每年全世界約超過一百萬人因為超級細菌感染死亡。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柯林斯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能(AI)首次在原子層面設計新藥,主要針對經性接觸傳播的淋病,以及被稱為「超級細菌」、可能致命的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為抗生素研發開啟新篇章。

  AI篩選3600萬種化合物

  據介紹,研究人員首先向AI輸入大量已知化合物的結構及其對不同細菌的作用數據,讓AI學會哪些分子特性能抑制細菌生長,再讓AI從超過3600萬種已知或尚未存在的化合物,通過計算篩選抗菌特性。

  研究中,團隊嘗試了兩種利用AI設計抗生素的方法:第一種是片段構建法,讓AI從數百萬個化學片段中尋找有前景的起始點,然後進行構建;第二種是自由設計法,讓AI從一開始就自由發揮,自主設計全新化合物。這一過程還排除了與現有抗生素過於相似的化合物,並確保所設計的藥物不會對人類有毒。最終,團隊合成了部分候選新藥,並在實驗室及老鼠身上測試,最終發現兩款新抗生素能有效殺滅淋病及MRSA。研究人員表示,最終AI生成的化合物在結構上不同於任何現有抗生素,是實實在在「從0到1」的結果。

  麻省理工學院(MIT)團隊表示,AI或將開啟抗生素研發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研究人員表示,雖然這些藥物尚未準備好進入臨床試驗,預計還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進行精煉,然後才能開始長期的臨床測試。柯林斯表示:「AI可以讓我們以低成本快速地研製出分子,真正讓我們在與超級細菌的鬥智中佔上風。」

  倫敦帝國學院愛德華茲博士指出,此項技術具有「重大意義」和「巨大的潛力」,或可大幅加快藥物研發。抗生素存在研發周期長、研發成本高等特點,而且很快會有新的耐藥菌出現。AI在短時間內設計、驗證超過3600萬種化合物的類似效率,是人力無法比擬的。

  目前,一款新藥的平均研發成本超過10億美元,且需要經過十多年才能進入市場。但AI能夠通過高效的數據分析和精準的模型預測,大幅提高藥物研發的時間、降低所需的資源成本。波士頓諮詢公司最近發表的一項分析發現,至少有75種「AI發現的藥物分子」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預計這一數字將不斷攀升。市場分析公司的數據顯示,至2028年,AI將在藥物發現領域節省超過700億美元的資金。

  數據匱乏和保護隱私成挑戰

  目前,AI製藥也成為AI應用的熱門領域。例如,谷歌旗下DeepMind開發的名為「AlphaFold」的AI工具,能夠成功預測蛋白質的三維結構,顯著提高了藥物發現的效率。DeepMind的創辦人哈薩比斯和科學家江珀圖因此摘得202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英偉達則推出了一款針對AI醫療保健的AI工具,能夠篩選數萬億種藥物化合物並預測蛋白質結構。

  不過,缺乏高質量的臨床數據,是AI藥物發現領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藥物研發領域,許多關鍵數據秘而不宣。另外,可重複實驗的標準化數據有限,這就導致了AI模型的訓練數據有限。而相較於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的AI模型蓬勃發展,生物醫藥領域的AI模型的數量卻十分匱乏。

  此外,生物醫學數據涉及的隱私倫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如何在保護病人基因隱私的情況下,更好地合規使用數據,也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綜合報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