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東華學院「影像解剖」鑑定鯨豚頭骨

時間:2017-05-08 03:15:37來源:大公網

  圖:葛展榮(右),利用放射學知識,將原本用於人體解剖的「影像解剖」技術應用於海洋生物研究。左為學生袁晞朗\大公報記者劉家莉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家莉報道:東華學院醫療及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葛展榮,利用放射學知識,將原本用於人體解剖的「影像解剖」技術應用於海洋生物研究。其學生袁晞朗早前利用「影像解剖」技術鑑定鯨豚類頭骨形態,準確性及可靠性均超過八成,研究成果已於三月在國際學術期刊「PLoS ONE」上刊登,兩人希望建立首個有關擱淺鯨豚的資料庫,分析其死因及生活史,為海洋生物保育出力。

  「影像解剖」是作出傳統解剖前,研究人員先透過電腦斷層掃描(CT)及磁力共振(MRI)和超聲波等影像學技術,把屍體影像進行三維(3D)影像檢測,以往多數用於人體解剖。放射學出身的葛展榮,是一名海洋生物造影技術專家,率先將「影像解剖」技術應用於鯨豚類,未來計劃延展至海龜及鯊魚。

  準確性近九成

  葛展榮表示,以往製作傳統鯨豚頭骨標本,要經多次清水及阿摩尼亞浸泡,加上剝除肉質程序,可能要花上半年,加上鯨豚頭骨會受環境、天氣影響而風化損毀。「影像解剖」較傳統解剖更為準確和省時,用電腦斷層掃描不需一分鐘,3D影像數據更可永久保存鯨豚資料,數據化影像有助促進與海外學習研究及交流。

  自小對鯨豚類感興趣的東華學院醫療科學學士(主修放射治療)四年級生袁晞朗,早前參與葛展榮的研究項目。研究共收集了八條擱淺江豚及一條中華白海豚的樣本,提供了31個顱骨特徵可供測量及比較,每條擱淺鯨豚屍體會先交給葛展榮的團隊作「影像解剖」,再交由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人員作傳統解剖。

  研究團隊靠「影像解剖」的數據,重建鯨豚樣本的三維(3D)影像,袁晞朗為每一個真實頭骨和由3D影像重建的頭骨測量及比較,結果顯示,以電腦掃描重建的鯨豚頭骨3D影像的準確性超過八成八,測量的「重複性」超過七成七,「再現性」更可達九成一,研究為往後「影像解剖」擱淺鯨豚訂定基礎,證明「影像解剖」能夠為擱淺鯨豚的研究,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

  鑑於香港海域最常出現的中華白海豚和江豚面臨各種環境威脅,葛展榮希望建立全球首個一站式鯨豚類擱淺數據資料庫,記錄擱淺鯨豚的死因和生活史,有系統地比較擱淺鯨豚身上的損傷及人類活動,為管理香港水域及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根據和基礎。他亦希望兩年內建立一個多媒體平台,整合鯨豚擱淺屍體檢驗的影像學和解剖學數據,藉此協助公眾、科研人員以及政府檢測潛在的公共及動物衛生危機,促進保育成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