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伏天,今夏之熱,似乎格外的漫長,恰逢閏六月,酷熱加倍,三伏天也好像被拉長了。躲進空調房,每日空調冷風吹着,連呼吸都顯得滯重,人反而容易沒精神,總覺得不得勁。
古人一直有「以熱制熱」的智慧,並非直接與酷熱對抗,而是另闢蹊徑,火鍋就是其中之一。在這熱得人發昏的三伏天裏,街上的火鍋店反而熱鬧得很,熱湯滾沸,搭配清熱利濕的冬瓜、苦瓜與溫熱的羊肉、生薑調和,夾起一片肉投入其中,片刻即熟,再一口熱湯入喉,汗珠由額頭密密滲出,順着臉頰流下來,將積壓在體內的陳寒濕氣緩緩蒸騰而出,以熱逼出熱,以汗洩濕濁,反而覺得內外通透,酣暢淋漓,倒是把暑氣從體內排解了出去。
若說火鍋是尋常煙火裏的「以熱制熱」,那麼三伏天裏的艾灸,則更是古人智慧的延續。當酷熱難耐,點燃一簇溫火,艾條燃起,細煙裊裊,氤氳的溫熱之力便緩緩滲入皮膚肌理,驅趕深藏在骨縫關節裏的積年寒濕。
這些看上去悖於常理的「熱上加熱」,卻能疏通淤塞的經絡,也是民間講的「冬病夏治」的古老箴言,趁着夏天最熱、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來治,效果很好。所以,酷熱天不要光想着灌冰水、吹冷氣,不妨試試這「以熱制熱」的老法子,約上朋友去吃火鍋,出透一身汗,或找個懂行的師傅,在三伏天裏做做艾灸。也許,這種「熱上加熱」的滋味,反而能幫你找回一份由內而外的清爽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