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第二位女航天員王亞平應邀來港訪問,昨天先後到訪皇仁書院和香港大學,與青年學子談經歷、說夢想。王亞平分享在太空中的感覺時,表示心無恐懼,但記着六個字,就是「責任」、「使命」、「圓夢」,她藉此勉勵莘莘學子勇敢追尋夢想。
大公報記者 唐曉明
繼去年十月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訪港後,王亞平近日來港分享太空經歷。80後的王亞平,於2013年實現中國人太空授課的創舉,向中小學生講解失重狀態下物體運動的特點、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又與地面師生雙向互動。
「轉椅訓練」適應惡劣環境
王亞平昨天下午出席由香港大學學生會國事學會舉辦的學生交流活動。她即場與學生分享成為航天員的經歷、受訓過程及宇航經歷,現場近百名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報以熱烈掌聲。
談到有趣經歷,王亞平透露,高考時全國招航天員,班上有20個女生,只有她一個不戴眼鏡,她的同學就說她一定被選上,因為航天員要有好的視力。受訓期間的艱苦經歷,包括每次持續十多分鐘的「轉椅訓練」,以適應太空任何惡劣環境。
王亞平說,每個追夢的人,並不都會到達所想望的終點,但仍需勇敢追夢。「我們國家的航天員就有這麼一批人,有的因為年齡問題沒有辦法繼續參與,但他們在退出前的一星期,還在堅持訓練,他們說要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又說會為曾是這光榮團隊的一員而感到驕傲,這就是我們中國航天員,就是我們的中國航天精神。」現場即時掌聲如雷。分享結束後,學生爭相舉機與她自拍合照留念。
飛船發射一刻心無恐懼
很多觀眾問她,在神舟十號飛船發射的一刻,有否感到害怕,她直言沒有害怕的感覺,腦海中只有六個字,就是「責任」、「使命」、「圓夢」。「當穿上航天服,進入太空的時候,當時心中充滿對祖國和航天事業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堅持,足以克服所有的困難,戰勝所有的難關,甚至犧牲性命。」
昨天上午,王亞平先到皇仁書院,與皇仁及聖保祿學校的學生見面,場面墟冚,禮堂約有370人,另有400人要在旁邊教室觀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