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車開發成為內地汽車行業炙手可熱的新興領域,為車企帶來新機遇與挑戰。五菱汽車亦着手在專用汽車領域進行新能源車研發,改善專用車銷售狀況。
集團去年專用汽車業務增長,主要來自改裝廂式客貨車的銷售大升,但由於低利潤產品比例高,市場競爭激烈,加上生產成本上漲,期內經營溢利僅1.3%。為改善專用汽車業務的盈利,集團逐步降低低利潤產品的生產規模,並結合政策方向,重點研發電動車,試圖打開新能源車市場。
2009年,五菱汽車成為內地首家具備微型電動貨車生產資質的企業,並已有一款電動客車及一款電動物流車獲得政府公告。今年元旦,內地《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正式實施,相較於傳統物流車,電動物流車獲得明顯的價格優勢,加上整車廠、租賃公司及物流公司的積極參與,電動物流車有望成為新增長點。
技術成本控制有優勢
五菱汽車主席袁智軍認為,未來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速度會領先乘用。集團正在研發的小型物流麵包車擁有成熟的底盤系統,載重量達一噸,計劃今年內面向全國物流公司銷售。
據《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200萬輛,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汽車總銷量不低於20%。
面對激烈市場競爭,袁智軍認為,五菱汽車在技術及成本控制上均有優勢,因為集團在電控系統方面研究時間長,電機、電池、電控「三電」整合的系統開發技術成熟,長久以來的傳統生產,也積累了大量控制成本的經驗,對未來在新能源板塊的發展保持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