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補貼收緊扶優扶強

時間:2017-02-17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圖:五菱重點研發電動車,試圖打開新能源車市場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高額補貼,一直是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利好因素,去年內地新能源汽車年銷量50.7萬輛,佔全球銷量67%,保有量更突破百萬輛,居全球首位。不過隨着政府不斷調高補貼門檻,加大「騙稅」行為的查處力度,新能源車企面臨挑戰,行業差距或將進一步擴大,龍頭企業優勢料顯著。

  工信部本月初宣布,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專項檢查取得最新進展,要求重慶力帆乘用車、鄭州日產汽車等七家車企,針對調查出現的問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整改,驗收通過前,暫時取締該批車企申報推薦車型的資質。工信部此前調查發現,新能源行業車企過度依賴補貼政策,部分車型補貼標準偏高、實際使用率低。針對這些問題,新能源補貼政策也在不斷完善和調整。

  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及發改委聯合發布的《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今年實施。《通知》提高了財政補貼門檻,並規定地方政府各級補貼總和,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的50%,惟補貼資金撥付方式由事先預撥改為事後清算。

  另外,除燃料電池車外,其他車型的2017到2018年補貼標準,在去年基礎上下調20%,2019至2020年的補貼標準將於去年基礎上下調40%。其中,新能源客車的補貼下調幅度最大。2017年6至8米電動客車最高補貼9萬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的30萬元,下調比例高達70%。8至10米、10米以上電動客車的最高補貼標準,亦分別下調50%及40%。

  嚴查「騙補」 淨化產業環境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希望通過調整補貼政策,提高生產企業及產品的准入門檻,並建立動態調整目錄,令實力雄厚的企業及優勢突出的產品脫穎而出,形成扶優扶強的財政補貼機制。她續稱,政府將「重拳出擊」,繼續嚴查「騙補」企業,以淨化產業環境。

  隨着補貼標準的調整,以及對車企的整頓和監察,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整合期,未來增速料放緩。申萬宏源發表報告指出,補貼新政落實後,今年首季行業面臨目錄切換,價格亦將受壓,料今年第二季初價格會趨於明朗,今年新能源車行業有望先抑後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