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2月9日訊(記者李永青)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亞洲非金融企業2016年所面臨的負面評級壓力在未來12個月內有望得以緩和。穆迪部門信用總監劉惠萍表示:「我們預計2017年負面評級趨勢將有所緩和,該預期主要反映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全球主要央行(美聯儲除外)的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寬鬆、美國經濟持續穩步增長,以及中國經濟增速趨於穩定且接近官方增長目標。」
「與此同時,有幾個因素仍會導致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並有可能令2017年趨穩的評級趨勢出現反轉。」劉惠萍補充道。
穆迪在剛剛發表的報告《信用策略與標準:2017年亞洲非金融企業負面評級趨勢有望緩和》中作出以上表述。
穆迪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末,具有負面含意的評級(即展望為負面或處於下調復評)的佔比為29%,創下去年4個季度的最低水平,但仍高於2015年第四季度末的19%。2016年第四季度末展望為穩定的評級佔比從前兩個季度的60%攀升至65%。
穆迪指出仍有幾個因素會導致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並有可能令2017年趨穩的評級趨勢出現反轉。美聯儲於2016年12月加息,且預計2017年會加息3次。若美聯儲繼續加息,則對亞太企業,如存在大量美元債務而沒有與之匹配的美元現金流入的企業有負面影響。
穆迪報告指出,總體而言,2016年亞太非金融企業的負面評級行動數量遠超正面評級行動的數量,具體為148次負面評級行動對48次正面評級行動。從行業來看,金屬與採礦企業以及房地產開發商各有22次負面評級行動。2016年有兩家企業出現違約,違約數量大大低於2015年的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