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平安保險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指公司整體盈利持續提升\大公報記者吳涵宇攝
【大公報訊】記者吳涵宇廈門報道:去年下半年開始,保險行業受到利率下行衝擊,面臨盈利負增長的壓力,股價產生較大波動。中國平安保險(02318)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稱,現行的估值系統不合理,令公司價值被嚴重低估,又指公司整體盈利持續提升,互聯網業務規模的擴大亦成為其價值增長的新動力。
在中國經濟下行期和持續低利率的環境下,市場對保險業的盈利前景及償付能力都產生質疑。中國平安保險策略日活動昨日於廈門舉行,首席財務官姚波向傳媒及分析師全面披露了平安壽險的價值結構。平安壽險是平安保險的核心業務,亦是其利潤主要來源。姚波表示,目前長期保障類產品在公司新業務價值中佔比70%,惟利差佔比僅21%,意味着平安壽險新業務對收益率的敏感性較低,收利率變動影響不大。他續指,平安壽險的負債端剩餘邊際高達3863億元(人民幣,下同),即未來有近4000億元的稅前利潤釋放空間。
平安保險現有客戶總數達3.42億,包括1.22億金融客戶及2.98億互聯網服務用戶。其中,金融客戶人均持有2.16個金融產品,人均利潤195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平安個人業務內含價值升至4168.5億元,資產管理規模達34587億元。
集團價值被嚴重低估
李源祥表示,公司的個人業務價值增長來自核心金融及互聯網價值的共同成長。公司的核心金融業務模式已經發展成熟,盈利持續增長;加上近幾年互聯網用戶平台迅速提升、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金融客戶在各產品線間高度交叉滲透。今年上半年,分別有29%的信用卡用戶、23%的互聯網金融客戶及18%銀行存款客戶購買人壽保險。
他又強調,目前各大行使用的SOTP分類加總估值法,將集團不同板塊的業務估值相加,再考慮風險因素「打折」,會最終導致集團價值被嚴重低估。
另外,陸金所作為平安保險旗下一站式理財平台,資產管理規模超3000億元。市傳陸金所逆勢來港IPO,明年年底前或將於港交所上市,不過李源祥接受訪問時未透露其上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