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反「港獨」撐釋法民情鼎沸/崔 寧

時間:2016-11-14 03:15:47來源:大公網

  位於港島金鐘的立法會大樓外,昨日下午,人聲鼎沸,約五百個愛國愛港社團的近五萬民眾在這裏集會。招展的國旗區旗、醒目的標語橫幅,將「反『港獨』撐釋法」六個大字襯映得格外醒目有力。民意的彙集,民情的湧動,展示了香港社會正能量,向辱華播「獨」者和日益猖獗的「港獨」勢力發出怒吼,支持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就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釋法。

  辱華播「獨」事件並非偶然

  宣誓事件天怒人怨。透視並仔細分析游梁兩人惡劣行徑產生背後的社會因素和支持力量,人們不難看出這一事件恰恰是當前香港複雜政情,尤其是「港獨」勢力猖獗而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的必然產物。

  香港社會近年來,尤其是「佔中」期間及之後一段較長時間,港人珍惜且世代相傳的價值觀受到侵蝕,法治基礎受到挑戰。在一些激進勢力的縱容、庇護之下,「港獨」思潮蔓延,「港獨」勢力乘機坐大。從學聯代表跑到英國議會要求重啟歷史上兩個不平等條約,到有人公開成立以「香港建國」為目標的香港民族黨;從街頭的「民族自決」口號,到在立法會宣誓儀式上梁游辱華播「獨」,侮辱國家民族並展示「香港不是中國」的橫幅。香港一些人的做法,也受到某些西方國家反華勢力和台灣民進黨「台獨」勢力或明或暗的支持。

  宣誓事件發生後,政府提出司法覆核,反對派政黨一些人,出於其政治需要,依然加以庇護縱容,製造立會混亂甚至衝突,致使立法會無法順利運作。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前後,這些人又以種種歪理扭曲釋法的正當性和必要性。不久前一些所謂的法律界精英發起「黑衣遊行」,稱釋法「破壞法治」。依然是人們早已熟識的面孔,那些黑衣包裹着的政治主張人們也不陌生,常常是對國家憲法和基本法的無視。

  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7日的釋法,就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所定明的四類公職人員「依法宣誓」的要求作出解釋,闡明其中固有的內涵和所包含的原則。釋法清晰地示明宣誓人必須真誠、莊重地進行宣誓,必須準確完整、莊重地宣讀法定誓詞,否則即屬拒絕宣誓即屬無效,不能重新宣誓,不能就任相應的公職。顯然,對於那些主張「港獨」的人,不僅沒有參選和擔任立法會議員的資格,而且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香港「一國兩制」的實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一個不可或缺組成部分,中央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反對分裂企圖的立場始終堅定不移。

  日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高度讚揚孫中山先生「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反對一切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論和行為。」他指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重演,是我們對歷史和人民的莊嚴承諾。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都必將遭到全體中國人民堅決反對。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習近平的這段話,雖然主要是針對兩岸和平發展事業而有感而發,但對香港的「一國兩制」事業如何向前推進同樣具有重大的警示意義。

  人大釋法是向「港獨」亮劍

  在香港,「港獨」雖然成不了氣候,只是極少數人不切實際的政治企圖,但是不能因此而掉以輕心,任憑其侵蝕香港的法治基石和不斷地製造社會動盪,蠶食社會繁榮穩定局面,損害港人的福祉,危害「一國兩制」事業的推進速度,拖延和阻撓國家的民族復興偉大事業的步伐。

  全國人大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負有憲制責任。作為香港社會法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針對香港出現的宣誓事件主動釋法,通過對基本法確立了的「依法宣誓」的固有內涵和所包含的原則作出立法解釋,天經地義,且十分必要。正如「反『港獨』撐釋法」大聯盟發言人所說,人大釋法是及時和有必要的,能夠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是對維護「一國兩制」和法治的必要和及時的行動,獲廣大市民支持。他認為香港行政、立法和司法都要遵從,並希望特區立法會盡快重回正軌。有市民將釋法比喻成向「港獨」亮劍,可謂形象生動,恰到好處。

  五百個愛國愛港團體發起「反『港獨』撐釋法」集會,近五萬人的呼聲,正是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喚發起人們依法懲治「港獨」的強烈訴求和期待。與此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釋法,具有與基本法同樣的法律地位,香港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都要一體實行,這也是主流民意的期待。

  「一國兩制」事關香港的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港人展示愛國愛港情懷,珍惜法治社會,堅定地站出來,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擁護中央政府的決策,支持人大釋法,要求依法治港,向「港獨」說不,向一切袒護縱容分裂勢力的言行說不,正是「一國兩制」得以貫徹落實,確保不走樣,不變形的能量所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