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生們近距離感受了杭州在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刷新了他們對杭州創科實力的認識。圖為人形機械人吸引港生紛紛舉起手機拍照留影。
人形機器人與機械狗並肩亮相,智能仿生義肢的使用者健步如飛,國產3A遊戲團隊用虛擬世界講述中國文化……8月6日至7日,香港海關組織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Customs YES青春杭行─科技創新與抗戰精神考察團」走進被譽為「杭州六小龍」的多家科技企業,「2025范長江行動香港傳媒學子浙江行」採訪團亦隨行採訪。
短短兩天,港青們近距離感受了杭州在人工智能、仿生科技、國產3A遊戲等領域的最新成果。不少港生感言,此行不僅刷新了他們對杭州創科實力的認識,更讓他們對科技與香港未來的結合有了新的想像。/大公報實習記者 葉沛言、黃彥彰、崔興林、戴文敏杭州報道
這場「創科之旅」的第一站,從人形機械人熱情揮手開始。走進「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研發中心,港青們立刻被大廳中央的人形機械人吸引。它先是熱情打招呼,隨後還與香港學生握手,讓他們驚喜不已。另一側的機械狗靈活翻轉、疾步穿梭,甚至完成幾個高難度動作,吸引港生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他們對「數智」未來的好奇與暢想。
機器人未來應用廣泛
宇樹科技的工作人員介紹,預計在未來1到3年內,機器人產品將從單一的工業化產品落地發展到復合化工業場景,例如機器人在搬完箱子後,可以換個「手」再去流水線上打螺絲;在3到10年內,還有望投放至生活場景,例如做家務、照顧老人等。
考察團還參訪了「六小龍」中的強腦科技和遊戲科學。在強腦科技,香港學生們見證了戴上智能仿生機械手的殘障人士表演寫書法、彈鋼琴,甚至跑步;在國產3A遊戲公司遊戲科學,則看到團隊如何將精緻畫面與沉浸式敘事結合,打造出一款令全球玩家「沉迷」的遊戲大作。此行參訪的科技企業,還包括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全球總部、中國商飛C919廠房及華為上海練秋湖研發中心。
見證了不同創科企業的尖端產品後,香港大學中文系一年級學生鍾寶艷立刻聯想到香港的實際應用場景。「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若引入機械人應用於救災,可大幅提高救災效率並降低消防人員的風險。」當被問及如何鼓勵香港學生投身創科研究時,鍾同學認為「年輕人只有在親身動手操作過機械人後,才會激發投身科研的熱情。」
因應近年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發展,香港浸會大學全球及中國研究系四年級學生區家豪認為:「香港正打造國際創科中心,又擁有成熟的法律體系。在具備雙重獨特優勢下,政府若能提供稅收優惠、研發補貼,並協助建立生產線,必定能吸引企業通過香港國際化平台,將先進科研項目拓展至國際市場。」
香港海關關長陳子達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形容,青年是創科發展的生力軍,希望透過交流與考察,讓港青加深對國家創新科技成果的認識。「參觀『六小龍』讓我印象很深的是,這些企業的科研骨幹年輕有為,卻已能在科研版圖上大放異彩,他們對科研的堅持和成功值得港青學習。
內地科技進步令人驚訝
在陳子達看來,內地科技進步之快令人驚訝,參觀完這些科技企業,會忍不住去想像未來的生活。他感言,未來不是單純的人與機器競爭,而是「善用機器的人」與「不善用機器的人」之間的競爭。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始終離不開人的創意與思考。」陳子達鼓勵香港青年保持好奇心和動力,把香港的優勢與國家的創科發展結合起來,開拓更寬的舞台。他表示,此次組織港青實地參訪多家杭州和上海的創科企業,希望激發香港青年對創科的熱情,發揮敢於嘗試、勇於創新的精神,協助香港成為內地與國際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