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樓市大旺樓價明顯上升!有趣的問題是,如果現在的樓價上升是「真」的話,那過去大半年的樓價下跌可能就是「假」的了。現在回頭看,今年年初大部分評論家看淡樓市的原因有三:
(1)美國加息,都知道是假的!因為去年美國宣布加息之後,美國本土實際的樓宇按揭卻繼續減息。
(2)經濟衰退,這亦不算是真,因為不少行業的不景,其實並未令失業率出現結構性增加及改變。真身原來是經濟轉型,不少新興的行業如物流等更蓬勃發展,花時間去唏噓,不如花精力去轉型。
(3)供應量大增,其實也是假的。梁振英政府駁通了原本斷裂了的供應鏈,是好的成績及德政,但是當然無人讚賞,而且不少人更將成績扭曲演繹,已增加的一手供應,如何能彌補到大幅減少的二手放盤量。
本專欄前文已經分享了,平均每年單程證來港的人士與首次結婚人士相加的數目已經差不多是八萬五,這個無論我們怎樣去折扣,或者用什麼的數字去演化成實際供應也好,相信大家應該要明白在過去的十多年,從未滿足過實際增加的供應,至今仍每年累積。
民主精神被人騎劫
香港上下雖仍努力去開拓新市鎮及土地,但大家都不願意去弄清楚供不應求這個事實,不少人用「拉布」甚至環保、司法覆核去阻止建設,最後當然地產霸權最大得益,在供應不足下仍一味唱淡,顯示我們面對的是心理問題。對!過去香港人是經營着負面情緒,打造着不滿情懷,香港人已經不再實事求是去做好經濟及未來了。
香港的殖民地教育是不會包括「根」的教育,只會灌輸西方華麗璀璨,甚至西方的民主原則、政治倫理,其實在殖民時代都沒有教育及真正推行過。到97年之後,香港的民主是沒有足夠思想及理論基礎去推動的。於是,香港民主是以情緒和感覺為基礎。這樣民主精神是容易被不滿者所騎劫、被失意者所濫用。
本來公平是代表「多勞多得」,背後亦同時代表了「少勞少得」,但現在就變為「你有我冇就是不公平」。政治上的空心老倌要表現業績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鬧政府」及攻擊特首。近年的居屋推出成交慢熱,是因為根本社會上越來越少人肯去儲首期。雖然很多年輕人也在刻苦努力之下靠自己上車置業成功,但這些年輕人竟然無人去讚揚。我近期寫的一篇文章探討是否有需要恢復八萬五,最後竟有年輕人在留言區責罵,覺得「愈起得多樓,愈益了既得利益者!」增加供應都反對,未來之路可如何走?
九月四日快到,又到選舉的時候了,大家究竟用選票去選擇一條什麼的路?是想選擇一個人去侮辱特首、政府,甚至中央?你這樣可得到幸福的未來嗎?
過去六年,買樓投資成功的朋友相信應該多謝「淡友」,因為如果沒有人看淡,真正想置業的人士就沒有機會及較平價買樓。同樣,珠江三角洲的其他城市可能都要多謝香港人的「自我消耗」。香港的日益低效,將機會讓給了其他大都會,貢獻別人成功。看香港的港珠澳大橋,澳門、內地及香港,哪一區的效率最慢?一葉知秋,大家應該好好去爭取改變未來的機會!
九月四日出來投票吧!香港人可包容不同的政見,但不可再接受「拉布」的低效率文化及「港獨」政治。在政治上,作為選民的你才是老闆!怎會有夥記打爛老闆嘅飯碗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