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是解放軍建軍節,軍隊在改革發展、武器裝備建設方面的許多重大進展,也以8月1日為節點。譬如,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正式入列,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而今年8月1日,海軍又送出驚喜大禮,官宣了湖北艦已經正式加入戰鬥序列。
在海軍艦艇命名體系中,驅逐艦、護衛艦、登陸艦、掃雷艦、補給艦等,分別以城市、山、湖的名字來命名,只有超級巨艦,才會以省級行政區來命名。繼3艘航母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3艘075型兩棲攻擊艦海南艦、廣西艦、安徽艦,以及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之後,湖北艦成為第八艘享受這一「殊榮」的巨艦。
這八大金剛,代表了中國軍艦的牌面,也構成了支撐海軍作戰體系的「四樑八柱」。8艘巨艦,總噸位超過40萬噸,未來八「艦」過海,各顯神通,將充分激活、帶動、引領海軍各種作戰元素,相當於8個攻防兼備的戰略節點,強大的遠洋「藍水」海軍成色更高。
兩棲攻擊艦是僅次於航母的水面戰艦,全球範圍內,真正意義上的兩棲攻擊艦,現役也只有30艘。而擁有4萬噸級以上「兩攻」的,則只有中美兩國。美國擁有9艘,中國擁有4艘。除此之外,噸位最大的當屬意大利僅有的1艘3.8萬噸級的「的里雅斯特」號,2024年底剛剛服役。該艦2018年幾乎與中國首艘「兩攻」海南艦一同下水,但中國在2022年就已經實現了3艘「兩攻」入列服役,展示了強大高效的造船能力和國防工業技術實力。而全球首艘電磁彈射「兩攻」四川艦正在舾裝調試,中國在「兩攻」技術方面不斷突破創新。
航母所搭載的作戰人員相對固定,不額外搭載作戰部隊。兩棲攻擊艦則能夠整建制投送部隊,而且可以儲運油料、彈藥、物資,擁有極好的海上自持力。2017年的軍改中,中國海軍陸戰隊獨立成軍、擴編,從原來主要負責島礁守禦、兩棲登陸的部隊,成為合成多能、全域應用、能夠獨立執行遠洋作戰的兵種,並且常駐部署吉布提基地。從海南艦到湖北艦,再到未來的四川艦,兩棲攻擊艦的快速高效列裝,成為海軍陸戰隊「由陸向海」、萬里「快反」的最大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