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截至今年六月底,保險公司總資產12.56萬億元中,用於持有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共1.7萬億元,佔比達到13.5%
文| 西南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 朱斌
伴隨着「6000億險資撤出」傳聞的衝擊下,A股近期走出持續震盪走勢。雖然監管層已出面闢謠,但這一次市場反應過度了。如果仔細研究一下市場的保險資金的規模和結構,就會發現,監管層對於險資入市行為加強監管將成為一個趨勢,但萬能險的撤出並不會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反而有助於市場的長期穩定。相信市場被「6000億」傳聞「撞了一下腰」,會逐漸清醒過來,並從衝擊中逐步恢復。
從保險資金投資的狀況來看,其持股規模雖然較大,但受到監管趨嚴政策影響的金額卻並不多。根據已公布的半年報統計,目前險資共出現在301隻個股中,合計持股達247.3億股,市值約為3452.5億元(人民幣,下同)。從行業分布上來看,持股非常集中,大概60%集中於銀行股,市值在2000億元左右。由於目前半年報僅披露了六成,如果按同等比例推算,全部A股的保險機構持股市值應該在5700億元左右,這也就是市場上傳言的「6000億保險資金」的計算方式。
雖然保險資金的總體持股比例較高,但未來可能受監管政策變化影響最大的萬能險規模卻遠小於全部保險持股規模。從目前公布的半年報數據來看,只有67隻個股涉及到萬能險資金,由萬能險帳戶持有的股數共有42.3億股,持股市值達到668.3億元。其中萬能險資金持倉最大的行業分別為非銀金融、房地產、銀行和通信等藍籌行業,持股市值分別為226.23億元、184.42億元、154.26億元和10.8億元。如果按照同等比例遞推,A股全體萬能險市值應該在1100億元左右。
大盤後市震盪向上
此次增量保費監管收緊雖然尚在徵求意見過程中,但未來政策若落地,對資本市場的衝擊也會很小,而且有助於消除市場的長期風險。主要原因在於兩個方面:其一,管理層將為存量萬能險的退出設置充分的緩衝時間,目前預期是五年,那麼實際上每年從市場上撤出的萬能險資金規模只有約200億元左右,衝擊相當小。其二,對保險資金加強監管,有助於降低保險資金的違約風險,從而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
由於保險資金是一種保障資金,其應該主要配置於風險較小的資產,但是中國的保險資金權益類配置佔比過高。截至今年六月底,保險公司總資產12.56萬億元中,用於持有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共1.7萬億元,佔比達到13.5%,遠高於成熟市場中6%左右的比例。相應地,中國險資的債券配置比例只有47%,而美國和日本對債券的配置比例則分別達到82.4%、68.3%。因此監管從嚴後,有助於保險公司降低權益類配置,提高風險較低的債券類配置。
總體而言,「6000億險資撤出」的傳言對於市場的衝擊將會在較短時間內消退,市場在構築階段性底部之後將保持震盪向上的節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