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金融海嘯後,歐美經濟低迷,經濟重心由西向東移,新興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富裕人口大增,對私人銀行的需求亦上升。事實上,近年不少報告均指出,亞洲是未來富裕人士增長主要來源,亦成為私人銀行兵家必爭之地。
早前波士頓諮詢公司發表《全球財富報告》,指過去一年全球百萬富翁的數量增長了11萬,幅度為6%,其中約半數的增長源自亞太地區,中國和印度的貢獻最多。報告又稱,不計日本,未來五年亞太區在中國和印度的帶動下,財富增長將佔全球逾40%,預計明年更會超越西歐,成為第二富裕地區。
報告提到,自2000年起,中國人均財富急劇增長,從5670美元增長至2015年的2.25萬美元,翻了四倍。雖然國際金融危機導致這一數據有所退步,縮水近20%,但自2010年至2012年,財富數已回復到危機之前的水平,並在2015年進一步上升,較2012年提高近12%。目前,中國已有超過百萬個百萬富翁,並已成為除美國外,身價5000萬以上的富豪最多的國家。而香港和新加坡的離岸財富預計將年增長10%,這些亞洲中心的地位不斷強化,正在對全球最大的同類地點瑞士形成挑戰,後者目前有2.3萬億美元離岸資產。
此外,萊坊早前發表報告指出,長期來看,超高淨值人士增長集中在亞洲。報告中提到,亞洲在過去和未來十年均為全球超高淨值人士人數增長最快地區;未來十年,亞洲十億富豪人數將上升71%至832名,中國超高淨值人士增長將為全球第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