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紫禁城600年/故宮風華.香港因緣\鄧海超

時間:2020-11-03 09:16:17來源:大公報

  繼二○○七年「國之重寶」展後,香港藝術館一行再於二○一一年赴北京重訪故宮,商議於二○一二年為紀念香港回歸祖國十五周年舉辦大展。當時院長已由單霽翔先生繼任。我們走過以特別配方油漆的「故宮紅」宮牆門巷,抵達一座重門深鎖的宮殿庭園。打開宮門,杳無人跡,一股「田園將蕪,胡不歸」的歲月滄桑感襲人而來,這便是清代乾隆皇帝的寧壽宮花園──慣稱為「乾隆花園」。

  清代統治在乾隆皇帝弘曆(一七一一至一七九九,在位一七三五至一七九六)一朝達至頂峰。他是中國歷史上長壽和在位最久的天子,十全武功、六下江南、擅詩詞書畫,子女共二十七人。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下旨建造退位後的太上皇宮,又稱乾隆花園,作為頤養天年之用。這座「秘密花園」體現了他效法大禹「倦勤」的思維,祈求國泰民安、闔家福樂、益壽延年。花園佔地十餘畝,內有多所建築包括古華軒、遂初堂、三友軒、萃賞樓、符望閣、玉粹軒、倦勤齋等;遍植樹木、疊石為山、連綿不斷,反映他追求「樂善」的仁者胸懷,即所謂「仁者樂山」、「仁者靜」、「仁者壽」之道。花園內有四幅通景畫,位於倦勤齋、玉粹軒、養和精舍明間及養和精舍南間,分別描畫藤蘿架及夏天景致、皇妃皇子玩樂嬉戲的情景,寓意天下太平、子孫滿堂、花開結子的吉祥寓意。花園內也廣設佛堂,供奉佛像、羅漢。殿室內遍置珍罕傢具、器物、書畫等,琳琅大觀。惜乾隆逝世後,清代晚期國勢日衰,內憂外患不輟,而這座盛世皇朝的花園也逐漸荒廢,要在重修後才對外開放。

  怎樣為「乾隆花園」作展覽陳列實是煞費思量。我們總不成將花園實體拆卸搬來香港,只能透過深入研究,巧妙構思建立策展方案。這次不是平鋪直述的展覽,而是反映乾隆由豐功偉業、盛世英華而歸政頤養、樂壽天年的心態。除花園中的通景畫、傢具、佛像外,我們向故宮商借其他文物如乾隆畫像、當時入藏的古代青銅器、乾隆御製瓷器、工藝品等作補充。館方摹仿搭建倦勤齋內場景,包括藤蘿架、通景畫及陳列御榻令觀眾如親入其內,感受氣氛;同時亦將展廳劃分為多個展區,展示乾隆的行止活動如朝服圖像、行樂圖、狩獵圖、採芝圖等。此外亦展示御用琺瑯彩瓷、茶爐、玉如意、玉文具、筆墨硯石、清宮藏青銅器,呈現乾隆的風雅品味。其他展品包括乾隆花園各種陳設布置,包括屏風、玻璃插屏、寶座椅桌、鋪墊、嵌瓷片檻窗等,力求恢復花園場景,令觀眾得睹花園原來風貌。

  展覽中多幀矚目的展品是由花園實地挪來的通景貼落,在運輸、文物維護、布展方面具有極高難度。所謂貼落,是黏貼於牆壁的裝飾畫,由宮廷畫師如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供奉內廷畫家王幼學、董誥、姚文瀚等精心繪寫,一絲不苟。通景畫結合了中國工筆畫、界畫、山水人物畫等傳統畫法;更引入寫真畫、西洋畫技巧,描寫各式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乾隆時代糅合中西藝術的特色。這些通景畫多描畫四季風景、子孫同樂、山水花鳥等,一片天下太平、兒孫昌盛的氣象,呈現了乾隆歸政田園、福樂壽考的願景,如《廳堂嬰戲圖通景畫貼落》描畫面露微笑的皇妃,接花吹笙、嘀咕私語、撥弄火盆的皇子公主,生動活潑的景象,正是例證。

  另一吸引注目展區是「乾隆的宗教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安養道場」。乾隆信佛,藏傳佛教和羅漢供養達到頂峰。展中「紫檀雕檀木雕花框極樂世界佛屏」、「硬木嵌玉十六羅漢像屏」、「天然石觀音菩薩插屏」等,均原是乾隆花園的擺設,反映乾隆信奉極樂世界,普度眾生,實現「億萬人增億萬壽」的宗教理想,也體現寧壽宮乾隆花園的命意。

  故宮與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合作,乾隆花園復修計劃已於二○○二年分階段開展,此前預計於今年十月花園與二十七座建築修葺工程將圓滿竣工,作為故宮六百周年獻禮。「國之重寶」及「乾隆的秘密花園」兩次大展及其他故宮與本港博物館的合作,則鋪陳了京港主要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的衷誠合作關係,將不易出國的中國文化瑰寶帶來香港,拓展香港市民及海內外觀眾的眼界,為香港成立故宮文化博物館奠下基礎,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