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吊車登華山 舞棍論英雄

時間:2020-09-16 17:39:46來源:香港文匯報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有講到「華山論劍」的情節,這次去華山旅遊,就帶着「朝聖」的心態,一心想去一瞻這武林聖地,看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各大高手較量比武之處。

  這次,我是從洛陽乘高鐵去華山,過程又快又穩,方便又舒適。入站時的安全檢查,我們都需要接受行李檢查和搜身,剪刀、利器固然不能通行,我這個大俠不能帶劍通過安檢上高鐵,明天上華山怎能「論劍」?

  講到武俠小說,大抵武術招式中,有一招叫「獨劈華山」,戲曲中也有一齣叫《華光劈山救母》,都用到個「劈」字。今次來到華山,望其山形地勢,真有點似一刀「劈」開一個饅頭。到處山勢像半個、半個的饅頭堆放起來,白白的、樹木不多,皆險峻平削的啊!

  這跟華山的地質結構有關。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對華山有「其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遠而望之,又若花狀」的描繪。古代「花」與「華」相通,可見華山之名實際上得自於形狀。

  華山又名西嶽,與東嶽泰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五嶽」。據說是因華山位於東周京城洛邑之西,故稱「西嶽」。

  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考證過,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華」、「華夏」 皆因華山而得名。公元七世紀之前幾乎無人能登頂,後來有道士們開鑿了「青龍背」這一條小路,就是民間所說的「自古華山一條路」。

  中國歷史上,曾有56位皇帝到此山巡遊或舉行祭祀活動。包括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可想而知,中國人是多麼重視華山。

  今早,我也躬逢其盛,來到華山山麓售票處,但見人山人海,只八時,已聚集數千人。到處是旅行團的各色旗幟,大有「八大門派上華山」之氣勢,耳畔猶聞《闖將令》和《小刀會.序曲》這些武林盛會之配樂。

  不過,今天在場人士有多少人懂得「華山」的正確讀法呢?原來「華山」不應讀作「嬅山」,而應讀作「話山」才是。

  幾經辛苦,進了場,就是環保車站,可乘車去索道(吊車)車站。索道路線分西峰線和北峰線,我乘的是北峰線。在環保車之十多分鐘行程,已欣賞到華山之險,到坐上索道上山時,感覺真的是驚心動魄。

  索道全長1,550米,落差達800米。當一下子抽升時,可嚇得人魂飛魄散,堪稱「亞洲第一索」。行程有如騰雲駕霧,經過的盡是懸崖絕壁,只需幾分鐘,就可到達海拔1,614米的北峰。這已是華山五峰之中最矮的了。

  我下了索道,沿着樓梯向上行,經過「雲台山莊」(可供遊客住宿以觀日出),就到北峰頂。據石碑介紹,此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台,故又名雲台峰。」此處另有一石碑,上刻「華山論劍」,就是我此行之目的地。

  「華山論劍」此碑,乃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所題。此處已成遊客爭相拍照留念之處。我這「金庸迷」當仁不讓,也排隊拍照啊!可惜沒帶劍,只好拿着登山杖舞弄一番,變成不倫不類的「華山論棍」。

  華山的景點多達210餘處,著名的有「華山峪」(有「自古華山一條路」之稱),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近些的又有「老君犁溝」、「蒼龍嶺」;更有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至於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非我能力可及了。

  我問過導遊,此處有沒有「思過崖」?這是《笑傲江湖》中,令狐沖被罰思過,反學得「獨孤九劍」之處。答案:當然是沒有的。不過,我也佩服金庸先生,他寫小說時是未曾踏足華山的。

  由北峰可經「擦耳崖」、天梯通去中、西峰,但我這朝聖客,已心滿意足地乘索道下山了。

  ■雨亭 (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