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芒種啟六月\潘 越

時間:2019-06-06 08:29:55來源:大公報

  六月的雨,是綿綿密密的梅雨;六月的芒種,漂浮着食物的香氣。這個名字帶着作物特徵的節氣,遇上六月,遇上高考,遇上梅雨季,是一年又一年初夏滴着雨水的回憶。

  「芒種忙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是一個農事繁忙的標記。在我們很少涉足的田間地頭,滿是熱火朝天的場面,北方小麥等待收穫,而南方稻穀正是期待播種的時候,從南到北都在農田裏忙碌。春爭日,夏爭時,芒種是農民分秒必爭的農事時節。有諺語描述芒種時節對於播種插秧的意義:「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錯過這個黃金時期就難保收成了。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從起起伏伏的勞動身影裏,已經開始彌散餐桌上的香味,最惹人歡喜。金黃的麥穗都躺進家裏,新磨的小麥粉做一籠蒸糕,那種樸實而飽滿的麥香味是童年裏流着口水回憶的味道。有時候媽媽也把麵團捏成各式小動物,染得花花綠綠,蒸過之後膨脹成胖胖的樣子,一出鍋就清香撲鼻。

  田地裏葉片翻白的莖稈上,蠶豆已經準備好要上桌。嘴饞的人免不了摘下來就送進嘴裏,一種厚實而收斂的豆香在舌尖上久久徘徊。炒過之後青青綠綠,看起來就有食慾。更不用說巧手的媽媽們用蠶豆做豆沙、做醬,光是看着乾乾淨淨的豆子,就彷彿能嘗到醬料濃郁的味道。

  芒種時節,不僅田地裏滿是收穫,荔枝和楊梅也壓低了枝頭。一個由青轉紅,透着鮮艷欲滴的紅,一個紅深及黑,看一眼就能想像出它的美味。但芒種時候最令人牽掛的還是梅子。青綠的梅子應着季,一顆顆都下了酒,和着亮晶晶的冰糖,泡出金黃的顏色,酸澀都變成了甜蜜的感覺。噙一口酒,聞着若有若無的梔子花香氣,芒種的氣息就隨着雨聲鑽進人心裏。

  作為一個南方人,對於芒種最深的印象就是梅雨了,田野裏金黃的穗子和揮灑的汗水,都不是真切的樣子。只有這場連綿不斷的陰雨,正在芒種前後悄悄佔領了長江中下游的天空。

  雨水帶着河水,像關了許久的小狗滿世界撒歡。水裏的魚兒卻一口氣把城池打到了馬路上,放學時候跟着朋友們提着桶到處追捕學校池塘裏出走的小魚,顧不上頭頂滴滴落下的水,一直是六月裏最歡快的回憶。

  梅雨時節,洗衣服成了一件難事。連日不露頭的太陽和潮膩膩的空氣聯手,讓所有人對着晾不乾的衣服發愁。這是幾百年來梅雨時候的固定「節目」。柳宗元說「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拍打不去的灰黃黴斑,甚至讓他思念其帝京的黃沙,至少不一個勁兒地往衣服上扎根。

  上中學要穿校服的時候,總記得前桌校服上的小黴點。每到上課好像就那麼不經意地在眼前招搖,讓人一不小心就隨着視線走了神。窗外淋淋漓漓的水滴和眼前搖搖晃晃的黴點,是少年時的梅雨季節裏一個抹不去的時刻。於是懂得了「黴雨」的名字,「苦霪雨不止,百物黴腐」。

  但梅雨時總有些憂鬱的美。屋簷下滴成線的雨,讓人盯着水就能出神很久。泡雨的日子困人在家裏,似乎無處可去。可是「終夜大雨,卧小樓上,如在舟中。」彷彿在雨聲裏也搖搖盪盪划着船,在江河的柔波裏夜聽雨打屋棚的聲音。「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即使在一個百無聊賴的閒散時刻,也從無夏日驕陽和高溫悶出來的焦躁情緒。日夜相繼的雨把人磨得沒有脾氣,「何必這樣的奔逃呢,前路也是在下着雨。」

  六月的芒種,就這麼濕潤地浸入了我們的日子。地裏一年又一年辛勞,少年一批又一批經歷着高考,畢業和離別之後的成年人轉身走過碌碌的時光,一切青澀的回憶都像梅子一樣浸入一場雨,泡走酸澀的味道,釀出一口甜甜的冷飲。

  隨着芒種到來,鋪天蓋地的雨水降臨,一場潮濕漫長的告別之後,就正式進入了炎熱的盛夏季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