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暑熱,總想吃消暑食品,現代人雪糕、汽水不缺,冷凍以外,有些食材本身,吃了也能補水消暑。記起家母夏天會煮綠豆湯,綠豆洗淨稍浸,去水滾煮。綠豆不能浸泡太久,因為溫度高,浸濕綠豆容易變壞發臭,偶然也會零星發芽,少時看上去新奇,吃下去不一定好吃。
近年,自己吃綠豆製的食品,確實不多,小時候多吃綠豆湯,甜點也會吃綠豆沙。想起一次到高雄,經過一家綠豆食品專賣店,點了綠豆沙牛奶,綠豆味清,甜度適中,吃過清涼舒暢。另點冰糖薏仁,上來像稀粥,薏仁軟滑不爛,完整易嚼,啖吃無負擔,混和綠豆沙牛奶來吃,吃出混搭的味道。
明代《本草彙言》早談綠豆,說:「綠豆,清暑熱、靜煩熱、潤燥熱、解毒熱之藥也。」種種與熱相關的症狀,吃綠豆皆能緩解。即使不是針對熱症,平日吃綠豆,也有不錯的養生功效,如清代《隨息居飲食譜》記載:「綠豆甘涼,煮食清膽養胃,解暑止渴,潤皮膚,消浮腫,利小便。」綠豆暑服,確有根據,不過飲食依個人體質,多少有無不一。
明代《遵生八箋》有「綠豆湯」一條,做法如下:「將綠豆淘淨下鍋,加水,大火一滾,取湯停冷,色碧,食之解暑。如多滾則色濁,不堪食矣。」綠豆滾湯,粒粒分明,較為清澈,多滾也能食用,只是色不好看。《本草彙言》亦有談及綠豆的煮法,專「治用力人。勞擾煩熱」,言:「用綠豆,五合、人參,三錢,煮湯一升,徐徐飲之。」偶能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