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三階段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開展。
【大公報訊】記者李清報道:律政司昨日開展第三階段「傳承共建 法治社會」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基礎課程。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致辭時指出,要培養下一代法治價值觀,最適合由從事青年事務人士及未來的教師着手,期望通過課程提升學員對香港法律制度和法治的認識,增強日後推廣法治教育的能力。
第三階段培訓計劃的學員分別來自十八區地區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和香港教育大學。為期兩日的課程內容涵蓋與法治和日常生活相關議題,以多元互動和淺白易明的方式向約120名學員講授法治知識,推動他們成為法治教育大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積極推廣法治。
法治價值觀傳授給下一代
林定國和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教授分別為活動開課致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再次擔任培訓計劃的導師,向學員講述內地法律制度和全國人大及主要國家機構的職能。在首日課程上,林定國就「法治與我們的法律制度」課題主講。林定國表示,舉辦法治教育領袖培訓計劃的目的,就是將法治的概念與價值觀傳授給香港的下一代。教育局或其他機構在豐富市民有關憲法、基本法及國安法相關知識方面,已提供了很多書面教材及資料。他亦提醒教師不要太依賴教材,警惕變成「人肉錄音機」,需要做到兩個「信」字,即真誠信念和足夠信心。真誠相信這是好事,亦要有足夠信心,放膽去說,不會因怕說錯而少說一點,甚至依書直說。
林定國期望透過培訓計劃,以較全面的方法,由淺入深、化繁為簡,增加學員對於法治環境的信念,以及向其他人介紹法治知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