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KGAI)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資助下,已開展多個人工智能研究項目。
行政長官李家超6月6日正式宣布,將設立100億港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以推動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等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同時會預留10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人工智能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和開拓應用場景。他強調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內聯外通的優勢,為科技企業拓展業務提供重要支撐。去年的《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中,香港連升三級至全球第七位,在「科技」和「知識」方面亦分別排名第三位及第五位。
三大措施支持創科企業
設立百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是李家超為加大投資、引領市場資金,革新政府投資創科產業的思路,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三大措施之一。其他措施還包括優化「創科創投基金」,調撥15億港元與業界配對成立聯合基金,投資策略性產業的初創企業,提升香港初創生態圈建設;以及發揮港投公司「耐心資本」力量,繼續引導和槓桿市場的資金,合力吸引創科企業落戶和扎根香港。
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2025年香港會議於6月6日至7日舉行前夕,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網誌上發文,指從2022年年底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作出「完善布局」,到先後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提出「產學研1+」計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及「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三個百億計劃的「良好開局」,乃至去年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的「致力破局」,香港創科發展一直都在穩步快速前進。
這些政策成效斐然。孫東指出,香港至今已有4700多家初創企業,引進重點創科企業逾200家,許多更已陸續在港上市,極大地促進了香港創科生態的蓬勃發展。
他在會議期間提到InnoHK平台成果豐碩,已設立30個研發中心,以生命健康與人工智能兩大領域為重心,合作夥伴覆蓋全球30多所頂尖大學和科研機構,匯聚逾2500名海內外科研人員,孵化超過100家創科企業。「智方便」平台服務受眾增長至逾340萬人,接連超過1100項政府和公私營機構服務及政府電子表格;河套深港科創合作區首期即將運營,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微電子三大研發院已相繼設立。
6月12日,孫東在2025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香港)高峰論壇上稱,越來越多海內外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及相關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或國際總部或上市,帶來新的經濟動力,創造大量優質就業機會,加速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