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良禽擇木而棲 台胞西進「向前看」

時間:2018-03-16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國台辦最近宣布31條惠台措施,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為台企、台胞提供更廣闊的發展舞台,獲得島內輿論一片掌聲。但台灣一些不樂見兩岸交流的親綠人士則說「大陸搶台灣人才」、「大陸要淘空台灣」、「這是窮台策略」雲雲。這些謬論根本就是混淆視聽。什麼叫「搶」?若台灣民眾自己不願意登陸讀書、工作,誰也無法強迫他們西進。對兩岸交流冷嘲熱諷、對大陸惠台措施含沙射影的那些人為什麼不好好想想:為何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希望到大陸發展?為何台灣留不住人才?為何台灣的競爭力有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這些年台灣人才流失嚴重。據統計,台灣外移人口中專業人才佔比高達61%,人才外移嚴重度居全球第一。有外資報告預計,未來台灣人才流失將會達240萬人,約佔整體勞動人口數的21%,更達台灣整體人口數10%。島內調查也顯示,近8成上班族有意前往海外發展。深究其中原因,還是逃不過一個「錢」字。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台灣薪資水平低於周邊經濟體,當然無法吸引和挽留人才。目前台灣平均月薪約新台幣49989元(13500港元),韓國是台灣的1.6倍,新加坡是台灣的2倍,加上台灣最高所得稅率也高於鄰近的新加坡、香港、韓國,使得稅後收入更少。

  近年島內人才流失較嚴重的領域就是教育界了。島內輿論疾呼「台灣出現教授逃亡潮,以後誰來教大學生?」據說,新加坡、香港、日本的大學教授年薪起點是200萬新台幣(約54萬港元),台灣正教授年薪才150萬(約40萬港元)。早前台灣大學候任校長管中閔已指出,台大正教授兼課每小時新台幣750元(約187港元),30年來竟然沒有調升過。此外,有大陸高校以五倍薪資聘任台灣學者。

  台灣精英出走,除了「向錢看」,更是「向前看」。多年來台灣經濟復甦緩慢,藍綠惡鬥從未停止,民主政治嚴重失衡,尤其當下民進黨再次執政,破壞兩岸關係,經濟建設束手無策,讓台灣民眾看不到發展前景。反觀大陸方面商機勃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巨大風潮下,從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創業者,到大企業「內部雙創」的大工匠,再到投身「互聯網 + 農業 + 扶貧」的農業創客,越來越多來自大中小企業、涵蓋一二三產業的人們投身其中,不斷激發市場活力潛力和社會創造力,與依然沉浸在政治鬥爭和歷史仇恨中的台灣社會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良禽擇木而棲」,去大陸?留台灣?這顯然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