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談「應否」題答法

時間:2017-02-21 03:16:06來源:大公網

  自2012年通識科文憑試,我們會偶爾發現一些問及「應否」的題目,如下例:

  曾有同學問及,「應否」和「可否」的答法是否相同?有何分別?思考的向度為何?據筆者理解,「可否」包括的向度較廣,如可涉及「道德價值」、「客觀條件」、「時間的迫切性」、「前此例子」,是較傾向操作性。相反,「應否」的向度較狹,主要涉及道德價值判斷,操作性方向較低,是最高階的思考方式,同學較難掌握,但若能充分理解,在答題上具說服力,尤是在卷二的評論更能通達。

  筆者參考過一些坊間的作答示例,思考的向度為「應然性」、「迫切性」、「根源性」等等,如以「政府應否訂立標準工時」為例,「應然性」大致為有一些合理的原因如僱員需要休息或回家享受天倫之樂;「迫切性」為有很多人要求,所以政府應要訂定;「根源性」為所有問題的根源,既治標也治本。

  這三個向度能使考生容易明白,但若論高階的批判思考,尚有欠缺,如要追問,為何僱員「需要休息或享受天倫之樂」?為何有很多人要求便要早點訂定?為何需要治本的方法?不作有何問題?如此追問,非否定社會既有的看法,而是讓思考過程更為立體。

  上文的「為何」背後有一些社會的潛在意識或理念影響──道德、道義及功利。道德可以是一些道理、品德標準或教條等等,人們以此為約定俗成的想法,不可違反。

  如「健康為本」是影響社會民眾的道理,什麼沒有健康的身體便影響工作效率、作息有序、美滿家庭等等,或會引申「需要休息或享受天倫之樂」的結論。道義可以是一些權責的討論,如政府權力來自民眾授予,便必須有相關的義務。功利為群體及少數利益之間的拉鋸,如很多人希望盡早制定標準工時法例,那麼不制定有何問題?很多人反對?有何問題?影響多大?為何不考慮少數人士的要求?這便是一種群體及少數利益之間的拉鋸。又如為何需要治本的方法?因更能回應大多數人的需求?不作又如何?少數人士又如何回應了?也是涉及兩者的拉鋸。通識科主要讓同學了解在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分析管治者如何考慮及有效推行措施以平衡各持份者的利益,和功利論相似。

  以下的篇幅借用了2016年卷二第2b題的題目,以作分享道德、道義及功利三大向度的答題示例,因篇幅所限,未能全文盡錄,只列出部分主論的內容:

  香港政府應否推行措施,以支持本地傳統行業的生存?論證你的看法。(12分)

  在道德角度而言,基於社會的公平原則,香港政府應支持傳統行業的生存。傳統行業印證了香港的成長,1960至1970年代初香港裁縫業十分盛行,匹頭店林立,店內放滿了不同質料的布匹,裁縫師拿着軟皮尺替顧客度身,乃是香港人成長的集體回憶,實為珍貴。然而,現時本港經濟不斷轉型,傳統行業經不起時代洗禮,或需搬遷至大型連鎖店,甚或結業,幸存者也需要作時代化裝飾,方能吸引市民注意。香港政府為了保持競爭力,產業漸為單一,但傳統行業既包含歷史演進、文化底蘊。作為決策角色,政府應支持傳統行業,維護其與主流行業之間的公平性……。

  其次,以道義方向而言,政府實有義務保護及支持傳統行業。政權來自民眾授予,政府實有義務為民眾謀取福利,市民的聲音應被接納。國教科事件已顯出政府的包容性,但自回歸後市民或認為相關的事件較少,傳統行業乃是港人成長的果實,市民希望政府能支持及保護。作為決策者,政府必須支持及保護傳統行業,或以資助方式、培訓繼承者方法及保留原地使其繼續生存……。

  若從功利角度分析,保存傳統行業能促進經濟發展,因不單保存了文化及文物,而且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每年舉行的太平清醮,吸引了很多中外的遊客,到長洲參觀,傳統平安包製作商店大量生產平安包,供應客人購買,利潤可觀。既能弘揚傳統特色,也可藉收入延續經營,即使經營者只屬社會的少數人士,也不能漠視其利益,照顧群體需求。作為一個決策者,政府應照顧不同持份者的利益,對其他傳統行業提供實質的援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