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林太在行前向傳媒說了一些「滿月」感受,她提到:過去一個月很努力、充實,做了非常多工作,包括成功推出教育新資源,在新的學年可以落實到;亦就「一地兩檢」方案作了公布;而針對在夏季流感高峰期,特首和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亦去過醫院探訪,陳局長還去了另外三間醫管局的醫院探訪前線同事,了解現在公營醫院系統所承擔的工作壓力。
林太這一番話,並非「流水帳」,更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而是非常客觀公正的描述。事實是,林太和她的新班子上任一個月以來,在施政上的確出現了一番新氣象,具體項目數量可觀,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林太在參選和就任演詞中所強調的務實、高效和開放、包容,經濟、民生方面辦了不少實事,政治議題上廣泛接觸各界聽取意見,管治團隊新班子亦顯得團結、齊心、有幹勁,的的確確是從內到外都展示了一番新風格和新氣象。
這其中,作為特區之首、十八萬公務員之首,林太在多項重大施政上所展現出來的務實果斷作風和承擔精神,叫人眼前一亮、信心大增。林太一貫能幹「好打得」,是早已聲名在外,但作為特首,光是「打得」並不足夠,更重要的是必須能夠駕馭大局、從大處着眼,該堅持的堅持,該寬鬆的寬鬆,立場鮮明、態度誠懇,切實維護「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切實維護市民根本利益,這一切,林太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光明磊落、得體漂亮,令人不能不暗叫一聲好。
其中,就如昨日出發前被傳媒追問的副局長任命問題,記者提到什麼「與泛民開戰」、「用公帑去幫建制派政黨培養治港人才」以至所謂「西環定名單」,林太即毫不含糊地回應指出:「我完全不同意你剛才那種說法。我用人的原則是用人唯才,是廣納賢能,是不計較他們的政治立場;我曾要求各個政黨推薦,我沒有收到泛民的推薦……當然,要加入特區政府也有底線,就是他要支持政府的工作,要愛國愛港、要擁護《基本法》,才可以一起共事,所以並不存在我偏幫某一些政黨。」
同樣,林太重申無論委任司局長或今次委任副局長、政治助理,都是由政府自己去做,沒有一個「名單」,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的推薦是來自教育局楊潤雄局長,她考慮後接受。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先生說過「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這句名言,日前他又提出了「林太好,香港好」這一「名句」。林太好,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更需要廣大市民都以落實「一國兩制」、基本法和維護特區繁榮安定為共同目標,這樣才能「林太好,香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