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香港可從英大選看到教訓

時間:2017-06-13 03:15:46來源:大公網

  一向以來,有不少人認為香港的政治思維方式和經濟運作模式類似英國,認為英國什麼都是好的,要向英國看齊,認為這樣就可以保持香港的經濟發展。

  最近英國大選的結果,恰恰好向香港人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英國最近出現的事情,並不是值得香港人學習的。因為世界的形勢在變,科技的發展在變,產業革命已經衝擊了原有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資本主義世界已經出現了難以修補的弊端,如果採取民粹主義的辦法、保護主義的辦法,只會使這種弊端更加嚴重,社會陷入倒退的狀態。

  英國的保守黨一直認為,脫離歐盟是英國人民的選擇,通過公投可以體現出最高度的民主。現在英國一切的事務,都要圍繞着脫離歐盟轉動,如果保守黨獲得人民更大的授權,英國就可以對歐盟採取強硬的態度,會獲得一個更好的退出歐洲聯盟的協議。否則,英國寧願不要任何協議,實行硬性的脫歐。所以,應該說服人民,要選舉一個強有力、值得信賴、脫離歐盟態度鮮明的政府,這樣,保守黨在下議院的議席就可以大幅上升。但英國人民會想:為什麼我們不選擇一個更加有能力拓寬英國經濟基礎,能夠改善英國民生的政府?

  民粹主義閉關自守失民心

  六月八日英國大選的結果表明,文翠珊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她錯誤估計形勢,人民對於保守黨的政策並不買帳,特別是年輕的選民。他們認為,現在世界各國都進行產業分工,英國的金融和服務業最強,可以為歐盟服務。這樣年輕人就有更好的出路。

  這一次大選,連天體物理學家霍金,也認為保守黨的政策不可行,認為應該投工黨的票。工黨並不贊成硬着陸和不簽協議,主張應該和歐盟保留一定的產業合作關係。工黨認為,應該爭取出現「挪威模式」,即英國離開歐盟,但還受到歐盟法律法規的管制。工黨主張大力興建基礎設施和工程,刺激英國的經濟,並且適當對富人和大企業增加稅收,這樣英國貧富懸殊的情況會得到較好的調整。年輕人當然較為傾向於工黨。

  更重要的是福利問題,英國的財政相當拮据,保守黨不得不削減老年人的福利和服務,不得不大幅削減警察的經費,削減大學教育經費的補助。這樣一來,年輕一代和老年一代的利益都受到衝擊,應對恐怖主義襲擊,更加捉襟見肘。

  對於難民的湧入,保守黨認為,一定要奪回入境政策的權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強硬脫歐,看來不可避免。選舉的結果顯示出,工黨得到的議席明顯上升,保守黨卻失去了十多個議席,無法單獨組織政府,變成是一個弱勢的政府。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大敗,損失了一半的議會席位。這種局面使得英國陷入了繼續撕裂的狀態。很多事情將會「議而不決」。英國今後的路將會更加崎嶇和困難。

  保守黨從卡梅倫到文翠珊,最大的錯誤,是看不到世界已經進入了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各國要進行合作,產業互聯,才可以將經濟蛋糕做大。保守黨認為關起大門,就可以獨善其身,他們採取了迎合民粹主義的做法。卡梅倫舉行脫離歐盟的公民投票在前,文翠珊宣布提前大選、加快推動脫離歐盟的政策在後,並且外交、經濟政策都倒向特朗普政府,軍事上緊緊追隨特朗普。這可以說是雪上加霜,讓英國走入了死胡同。

  歐洲的主要國家德國和法國,敢於對民粹主義說不,德國和法國的選舉,有效地扭轉了右翼勢力猖獗的局面。保守黨則仍然順着民粹主義的方向走,看到了眼前利益,而看不到更大的長期利益。這是保守黨短視的必然結果。掌握不到議會過半席位的保守黨政府,在與歐盟談判的時候,將會處在劣勢。要想在歐盟身上拿便宜,將會更加困難。

  社會對抗和混亂阻礙施政

  英國保守黨的經驗告訴香港人,世界經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香港一定要勇敢地走入自由貿易區、「一帶一路」、大灣區規劃發展,不要學習美國和英國的「自我孤立」和保護主義。香港屬於中國,中國是單一制國家,千萬不要縱容和鼓勵任何實質是「港獨」的「公民投票」行動。英國實行了脫離歐盟的公民投票,第一個效果就是在英國社會內部製造了兩個分裂的陣營。英國的政局出現動盪,任何政府也無法有效執政。前港督衛奕信曾經說過,香港根本就不可能搞什麼本土主義和「港獨」,香港成功的經驗是一定要和中央政府和睦相處,千萬不要讓北京覺得香港存在着分離主義的威脅。

  香港有人不斷提出「公民投票」,其真正的動機就是要保持政治的高溫度,企圖增加更多的票源,用激進路線和民粹主義,挑動青年對抗中央政府。

  英國保守黨在一年裏,舉行兩場重大的選舉,而且選舉的議題富有爭議性,其結果是擴大了社會的分裂,讓保守黨的主導能力進一步削弱,英國變得更加混亂和前景灰暗不明。英國脫離了原有的選舉制度,加料進行公民投票或提前大選,將社會問題政治化,結果卻「偷雞不着蝕把米」。所以,香港的反對派最近又提出重啟政改,又提出彈劾行政長官,其目的都在挑戰原有的選舉制度,製造對抗和混亂。這都是不可取的,不利於香港繁榮穩定的。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