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溢誠
訴訟纏身、退而不休的馬英九,仍然繼續老生常談,為他自己任內的大陸政策辯護,在幫吳敦義站台時,再度重申「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對台灣最有利,強調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表示這不只是國共兩黨共識,也是兩岸兩會共識,「不宜任意忽視,甚至變動廢止」,不要改成「一中同表」,讓許多支持者無所適從。
然而,「一中各表」的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在台灣也許說的過去,在大陸、兩岸與國際間,卻根本行不通,難以自圓其說,洪秀柱當初提出「一中同表」原意在於,兩岸可以共同表述「中華民國」,至少認定「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事實,先確立台灣自身的地位與兩岸關係的定位,才能共謀和平發展的方位,分治、不分裂。
無奈,「一中同表」關連「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前言、「國統綱領」以及「九二共識」形成的來龍去脈,很難三言兩語梳理清楚、解釋明白,又遭有心人士刻意扭曲污名化,為免越苗越黑,洪秀柱已經一年多未曾再提「一中同表」,馬英九的意有所指,乃是訴諸稻草人的謬誤。目前國民黨和平政綱的路線主軸是,「深化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發展」,包括「一中憲法」、「九二共識」、和平協議等,三個主要標示。
其實,自1992年以來,大陸就只認「九二共識」,而不提「一中各表」,對北京而言,「九二共識」後面接的都是「一中原則」、「反對台獨」、「兩岸同屬一中」。而之所以能夠達成「九二共識」,乃由於當年台灣向大陸提出關於一個中國的表述方案,包含了三個基本要件,一是追求國家統一,二是堅持一中原則,三是台灣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國統綱領」來說明對一中涵義的認知。大陸回應了前兩點,對於第三點則認為現階段僅處理事務性協商,不觸及政治性談判,何況自1971年,聯合國即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代表,此乃毋庸置疑,是故不必涉及一中涵義,雙方得以默許不講究,「擱置爭議,求同存異」。
事過境遷,物是人非,如今民進黨政府既不承認「九二共識」,更不接受「兩岸同屬一中」,口是心非、表裡不一,一方面隔海喊話理性善意,不出意外、不起衝突;一方面繼續挺進「文化台獨」、「柔性台獨」、「事實台獨」、「戰略台獨」之路,在「天然獨」的綠化思潮下,「一中各表」很容易就被表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甚至「台灣獨立」,所以北京向來是一中不表,以免亂表。抑且,國民黨枱面上老派政治人物,這幾年來被綠營打趴也被打怕了,在閾下刺激中,逐漸被綠化,罹患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拿香跟拜民進黨,看到中國兩個字,就扎眼刺目,耿耿於懷,欲除之而後快,中國國民黨要拿掉中國改冠台灣,競走本土化路線,視和平統一為票房毒藥。
「習洪會」時,洪秀柱提出「九二共識」進階詮釋,「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意欲以和平政綱指引和平協議,解除敵對狀態,落實和平發展,可能因為初聞乍聽,據國民黨內部民調顯示,有48.1%受訪民眾表示不清楚,23.6%不支持,28.3%支持,大體上符合藍綠基本盤,仍是信者恆信,這也是國民黨必須加強論述,爭取認同的所在,才能彰顯國民黨做為安全閥,扮演兩岸和平制度推動者的絕佳角色。
(作者為台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