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特朗普炮製「新水門事件」的意圖/顧鐮墨

時間:2017-03-07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特朗普聲稱遭遇新「水門事件」,引起強烈質疑。圖為一名政治模仿藝人上周末在白宮前扮成特朗普/資料圖片

  特朗普與俄羅斯在大選時的瓜葛,一直是他揮之不去的「當選合法性」的關鍵。弗林在與俄羅斯大使通話問題上對公眾以及副總統彭斯撒謊,令他成為最短命的國家安全顧問。沒想到,這個星期,這把火又燒到司法部長塞申斯那裏。

  本來,俄羅斯駐美大使在美國政界交遊廣闊,與塞申斯會面一點也不奇怪。但在國會作證中「撒謊」卻不是小事。於是,民主黨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爾與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等人一致要求塞申斯辭職。在這件事上,民主黨確有小題大做之嫌。塞申斯的兩次作證,說的都是自己沒有與俄羅斯人討論有關大選的事,以說明自己對所謂「特朗普與俄羅斯合謀影響選舉」毫不知情。

  民主黨又一次進攻

  緊盯特朗普與俄羅斯在大選中的聯繫,削弱特朗普的管治能力,民主黨把火力對準塞申斯的真正原因在於,現在主力調查該事件的聯邦調查局在塞申斯領導的司法部管轄之下。於是就變成特朗普最親信的人領導調查有關特朗普的案件,這當然引起民主黨的不滿。民主黨此前一直要求塞申斯迴避調查,均被拒絕。揪出塞申斯「撒謊」之事,不能指望塞申斯真的因此辭職,但已經足夠施加壓力,讓塞申斯主動開發布會,聲明自己將迴避調查了。這樣,司法部必須委任獨立檢察官調查此事,從而脫離了特朗普與塞申斯的控制。

  民主黨人又有火力發向副總統彭斯。上周四,媒體曝出,彭斯在擔任印第安納州州長時,用自己的私人電郵帳號處理公務,內有討論到網絡攻擊以及恐怖主義襲擊等敏感事項,而且該電郵曾經被黑客入侵過。媒體又挖出彭斯在大選期間攻擊希拉里電郵門的話,質疑彭斯雙重標準。但此事與希拉里「電郵門」相距甚遠:首先,希拉里專門在家裏設立服務器,而彭斯是繼續用「美國在線AOL」的電郵帳號;其次,希拉里在擔任國務卿期間基本上只用私人服務器通訊,而彭斯是私人帳號與公務帳號並用;再次,印第安納州本來就規定州長可以用私人帳號,而國務院並不鼓勵用私人帳號,而且只允許在特殊情況下用私人帳號;最後,希拉里是國務卿,身份及對其要求與州長有很大分別。

  塞申斯是特朗普的核心班子之一。特朗普在弗林被「搞掉」之後,已經積了一肚子火,現在民主黨再要「搞掉」塞申斯,更是火上澆油。於是上周六,特朗普突然在推特上發文,聲稱在競選期間,自己競選總部特朗普大廈的電話被「監聽」,奧巴馬是幕後黑手,是個「壞蛋」(bad guy),又把此事與「水門事件」以及「麥卡錫主義」相提並論。頓時在政壇上引起更大的火。

  監聽指控無真憑實據

  「水門事件」指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競選連任的共和黨尼克松總統命特工在民主黨總部設立監聽儀器,卻被當場抓獲。一般相信,其意圖是竊聽民主黨競選計劃。在尼克松連任成功之後,「水門事件」真相開始逐漸揭開,最終導致尼克松下台。

  表面看來,如果奧巴馬真的命令監聽特朗普總部,確實與「水門事件」有一定相似性。連一向站在特朗普對立面的共和黨參議員格拉漢姆,也認為如果指控屬實,將是「水門事件」之後最大的政治醜聞。

  但特朗普方面並沒有公布證據支持他的說法,而相關方面紛紛否認指控。首先,奧巴馬發表聲明,白宮沒有干預司法部的任何獨立調查。其次,「水門事件」之後,美國制定的《聯邦情報監聽法》(FISA)規定,只要為了維護美國國家安全,聯邦政府可以先向FISA法庭申請許可,監聽任何人的電話。「九.一一」事件之後,這種監聽更是常見。而所有監聽裁決都必須遞交給情報總監。然而,前情報總監卡拉帕直接「否認」見過這個文件。第三,如果對特朗普大廈進行監聽,直接責任人就是聯邦調查局。FBI在去年夏天,曾經向FISA法庭申請過監聽四名特朗普團隊人員的電話,但被FISA否決。而在大選期間已經報道過,FBI掌握了一些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聯繫的資料,包括偵察到特朗普團隊的一部電腦服務器,一直與俄羅斯有信息交流,但這不是電話監聽。FBI主管科米在大選期間一直拒絕公開調查,這甚至引起民主黨參議員里德對他「偏幫特朗普」的抱怨。可是科米在周日要求司法部公開澄清,奧巴馬沒有下令監聽特朗普大廈,只是被塞申斯控制的司法部拒絕。

  綜上所述,第一,很可能根本沒有所謂電話監聽一事;第二,即使有電話監聽,也不是白宮下命令,而是司法部和其下屬的情報機關的決定;第三,即使情報機關有這種決定,也和國家安全有關,符合法律;第四,即使有這樣的監聽,也完全沒有影響特朗普的選舉;第五,「水門事件」中還牽涉到「破門而入」等刑事罪行,更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特朗普的指責很可能只是為了報復民主黨的攻擊,根據媒體報道,「他被深深激怒了」。此外,此舉也希望能在俄羅斯干涉美國大選一案中轉移視線。但這種指責如果沒有真憑實據,只會引來更大的反彈,進一步降低政府的誠信。無論如何,這場大戲還會相對持續一段時間,成為美國政壇不穩定的因素。   旅美學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