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必須從思想面駁斥「港獨」主張/劉兆佳

時間:2017-03-07 03:15:55來源:大公網

  過去幾年,「香港獨立」(「港獨」)和與其相關的「自決」、「香港建國」、「全民制憲」、「公投」、「第二次香港前途談判」、「永續基本法」、「香港民族論」等政治主張在香港冒起,並對部分香港居民尤其是年輕人產生惡劣影響。幾名與那些主張有關聯的人甚至躋身香港的立法會,並利用立法會為平台與社會上的「港獨」勢力互通聲氣,意圖營造一場有規模的「港獨」運動,並吸引境外勢力的介入。

  「港獨」曲解歷史與現況

  毫無疑問,「港獨」主張與中國擁有香港主權和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的原則背道而馳,對「一國兩制」在香港全面和準確落實構成嚴重障礙,更讓海內外的中國人痛心疾首。中央、特區政府和廣大香港居民對「港獨」主張大張撻伐乃應有之義。各方面在批判「港獨」主張時,主要從實用或現實的角度出發,着重指出「港獨」不但不可行,反而會為國家、香港和「港獨」分子自己帶來禍害。這些批判對「港獨」分子和部分香港居民無疑有一定的阻嚇作用,但要從思想上降低「港獨」危害則作用有限,難以讓受其影響的人拒絕認同或信服那些「理論」。釜底抽薪的辦法,是要讓香港居民不相信和不接受「港獨」,從而在思想上不受其荼毒。

  坦白說,作為一套政治說辭,「港獨」主張無論在理論上、結構和實證上都頗為粗糙,並帶有過多的情緒成分及對歷史和現實情況的誤解或曲解。「港獨」主張更多的是表達對政治狀況的不滿、對中央與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抵觸情緒。「港獨」主張之所以得到極少數香港居民的「同情」,主要是因為它能夠達到讓人們宣泄不滿的效果。

  到目前為止,個別「港獨」分子從不同角度和立場宣揚「港獨」,但有威望的「港獨」「思想家」卻迄今尚未出現。因此,要對一套「完整」的「港獨」主張作出系統性的駁斥實在困難。

  很清楚的一點是,無論在客觀上和主觀上,香港居民從未形成一個具有高度自覺性、「命運共同體」覺悟和明顯排他性(這裏「他」指中國和內地同胞)的「族群」、「群體」或「香港民族」意識。大多數人甚至否定那個意識的存在。香港雖然經歷過漫長的殖民統治,並與內地有不同的發展路徑、體制和價值觀,但絕大多數香港居民仍抱有濃烈的家國情懷,有不少親朋戚友在內地,視自己為中華民族的成員,也沒有把香港居民和內地同胞或中國人對立起來。

  我們近期看到的現象,是有一小撮香港居民,主要是知識分子和年輕人,為了對抗中央和將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蓄意通過政治論述、危言聳聽和政治行動,有選擇性地擷取一些香港居民「共有」並與內地同胞有明顯差異的特徵,來建構或「發明」一個尚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出現的「香港人」社群或「香港民族」。他們希望香港居民「想像」和「相信」自己是一個獨特的、不屬中華民族的「族群」。這個「族群」正受到內地的擠壓,其獨有的優秀特徵正瀕臨崩壞和毀滅的命運,因此有必要團結起來,以行動來保衛自己的家園。「獨立建國」和尋求國際社會的承認乃必要的手段。

  為了對「港獨」主張在思想領域進行駁斥,我認為可以集中在幾個重點上。

  「香港民族」論提法虛妄

  1、運用學術理論和歷史經驗對「民族」的嚴格定義,反駁香港居民乃「香港民族」提法的虛妄。畢竟,歷史上香港是一個移民社會,其居民絕大部分來自內地,與中華民族同文同種。香港居民與內地同胞的交往從不間斷。香港居民其實在1960年代中期開始才把香港視為長期定居的地方。區區幾十年的光景不足以建構一個新的「民族」。

  2、大部分香港居民與內地同胞一直維持着眾多的親族關係,沒有出現中華民族與「香港民族」割斷的情況。香港的年輕人雖然對內地同胞較為陌生,但他們通過長輩的言傳身教不可能把內地同胞視為「外族」。

  3、需要講清楚香港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香港屬於過去、現在和將來所有的中國人。現在居住在香港的人無權也沒有任何道義理由把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用「數典忘祖」和「大逆不道」來形容「港獨」主張並不為過。

  4、儘管部分香港人受到西方價值觀的影響頗深,但過去的研究發現,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對他們的潛移默化作用不可低估。即便在今天,「孝悌忠信」仍然是香港的主流價值。相當多的香港居民其實對所謂來自西方的「普世價值」不甚了了。因此,用所謂「普世價值」作為聯繫香港居民的紐帶來建構所謂「公民民族主義」,實際上頂多只能涵蓋小部分的香港居民。

  5、不能只講述香港居民與內地同胞的差異,應該強調他們之間的許多共通的地方,比如共同的血脈、祖先、中華文明、文字、語言、歷史等。不然便造成不必要的對立情緒。事實上,在當前紛繁複雜的世界,內地同胞和香港居民正在逐漸形成「利益和命運共同體」。

  6、把「一國兩制」當成香港在1997年後成為中國的「殖民地」,肯定是歪曲事實,也對所謂「殖民地」下了錯誤的定義。因為在學術上,「殖民地」包含一個民族或種族對另一民族或種族進行支配和統治的意義。這個說法實質上是不願意承認香港是中國的不可分離的部分,不承認香港居民是中國人,不承認香港的高度自治來自中央的授予,更企圖為香港作為「殖民地」尋求「獨立」在國際法和國際社會謀取支持。為了駁斥這個歪論,必須要講清楚何謂「殖民地」、何謂「殖民地」有權走向「自決」與「獨立」、「一國兩制」的歷史背景、高度自治的內容和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中央和香港特區的權責分野。

  7、必須講清楚,香港沒有來源自英國殖民統治者或來源自香港居民「授權」的高度自治。過去香港被英國人侵佔而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中國從來不承認中英之間的不平等條約,從來不認為中國喪失了對香港的主權,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乃是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和與其相連的對香港的管治權。因此,香港享有的高度自治乃來自中央的授予,而並非香港居民固有的或「與生俱來」的權利。

  兩地「融合」的必要性

  8、把內地與香港愈趨緊密的關係當作香港走向「赤化」或「大陸化」,肯定是偏頗錯誤之論。一方面,中央既然相信維護香港的制度對國家發展有利,就絕無理由要摧毀香港的「一制」。第二方面則過度擔憂和誇大香港的制度和價值觀的脆弱性。既然「港獨」分子那麼頌揚香港的制度和價值觀的「普世性」,則它們的持續能力應該非常強大,更不會被他們鄙視的內地「劣質」文化所輕易取代。第三方面是沒有注意到香港的制度和價值觀對內地的深刻影響。第四方面是拒絕承認內地的一套也有可取和值得香港借鏡之處,無法看到兩制交流對促進兩地進步的積極意義和實際上取得的成效。

  9、可以強調香港與內地在經濟和其他領域「融合」的必要性和不可逆轉性。香港回歸、中國和亞洲的崛起、西方的衰落和世界格局的嬗變,都使得香港和國家之間的聯繫只會愈趨密切,不會因為「港獨」的主觀意向和願望而改變。「港獨」主張其實是違逆歷史和世界潮流的。

  10、需要凸顯香港與國家在歷史上的密切關係,指出中國歷史的變遷深刻影響着香港的榮辱興衰與內部治亂。香港的歷史只能夠從中國歷史的變遷中來充分理解。香港居民的文化和價值觀的形成,也與內地的發展息息相關。要在香港搞「去中國化」,本質上和實際上是要把香港與內地的文化和歷史割裂,並要徹底改變香港居民的思想心態和人格個性,對香港居民強行「洗腦」。香港同胞對此必然會堅決反對和抗拒。

  11、認為香港脫離或擺脫中國反而能夠取得更好發展,能夠更好保衛香港的利益,這種說法毫無事實根據。稍作研究便可以證明。事實上,過去一個半世紀的歷史顯示,如果沒有內地在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如果香港不能成為中國與世界的橋樑,香港將難以有長足的發展,更遑論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

  12、認為內地發展與香港發展乃「零和遊戲」的觀點,其實站不住腳。要批判這個觀點,可以用大量材料和數據說明,內地發展對香港過去、現在和將來發展的重要性。當然,部分香港居民因為來自內地的競爭而蒙受損失,但那些問題其實可以通過制定應對的政策和措施來處理好。不能因噎廢食而反對兩地的經濟「融合」和社會交往。

  反思「西式」民主化

  13、「港獨」分子過度美化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這一方面源於他們對歷史的無知,第二方面是年輕人是在殖民統治最「開明」的時候成長起來,對殖民主義的本質認識有限,第三方面是英國殖民政府的政治宣傳奏效,第四方面是在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的方針政策下,沒有對香港的「殖民地」過去做客觀的梳理和恰如其分的批判。為了應對「港獨」主張的挑戰,對殖民統治進行批判性的研究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任務。

  14、「港獨」分子斷言香港若非「獨立」便沒有他們渴望的民主政體,因為在「一國兩制」下中央仍然享有巨大權力。問題是:他們低估了香港內部阻撓香港走向全面「西方式」民主化的各種力量和利益,漠視了廣大香港居民對全面「西方式」民主化的擔憂,也沒有認真思考全面「西方式」民主化,會否在香港引發出一些香港無法處理的政治和社會矛盾,不應想當然地斷言全面「西方式」民主化必然能夠在「獨立後」的香港成功出現。從理論角度推斷,並參考了其他「獨立後」殖民地的不少慘痛經驗,「獨立後」的香港產生威權甚至獨裁管治的情況並非不可能。

  15、對「港獨」的鼓吹者宣稱「港獨」所可以為香港帶來的「好處」予以否定,強調「港獨」會在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民生領域帶來無法解決的難題,連帶香港的「國際地位」和各方面的樞紐角色也將失去。更為重要的,是中央和十三億內地同胞絕對不會讓香港從中國分裂出去,並會對有意走向「獨立」的香港施加難以承受的懲罰。

  擬定一套在思想領域全面駁斥「港獨」主張,上述的論點應該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素材。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