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樂見增撥教育開支/黃冬柏

時間:2017-02-23 03:15:58來源:大公網

  刻下進行的特首提名戰,喜見各位參選人願意在教育政策上多下工夫。教育之於社會,是長遠的投資而非開支,這是很多人的共識。但到真正埋位工作時,很多時候也需顧及各方利益,面對壓力。

  最近林鄭月娥頒布她的局部政綱,並把教育列為三大重點,一樂也。同時宣布上任後,每年增撥五十億元處理迫近眉睫的問題,為二樂也。教育開支佔GDP比例遠低於其他經濟體,若會調高當然是三樂也。作為教育前線人員,了解到這一信息,很自然地會感到久違了的尊重。

  上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教育經常性開支為750億元,若額外增加50億元,將令教育範疇開支佔政府經常性開支總額的比例,由21.5%調升至22.7%,微升了約1.2個百分點。假若林鄭在五年任期內都持續每年增加50億,也不是一個小數目。筆者翻查過去十年的預算案,其實教育開支也調升了約180億元。換言之,林鄭的承諾,比往年的增長量算是增加了兩倍多,以此量度也真是對教育尊重多了。不過,以本港屬於先進的經濟體系來說,教育投入仍未算合理。

  林鄭的競選網頁指,這50億額外資源的投入(若連通脹計,預料來年起碼有76億元),是為了處理「迫近眉睫」的問題。於中小學界別而言,首要當然是把數千個合約席位納入常額編制,估計這裏就佔去十多億元的經常性開支。參考過大專、中學、小學及其他範疇(包括學前教育),分配比例約為22:35:27:16,這個額外投入的50億元絕對可以支持到。

  不過,以香港層面來看,或許最為急切需要資源的項目,是制訂幼師薪級表及由此而來的薪酬增長。包括學前教育開支的「其他範疇」,或許因而有需要增加,以致所佔比例亦要調高。由於一直以來學前所得資源偏低,但學前教育影響卻很深遠,這個投資是值得的。

  在基礎教育師資方面的投入,還應該統一中小學學位化的進程。藉新資源的投入,盡快令教師全面學位化和同工同酬。這並非工會式的改善待遇的要求,而是透過這個行動保留人才,並讓曾受專業訓練的年輕一代入行和留在行內的機會增加。至於學前教育教師,也應在有限時間內學位化。令香港在教育發展上的水平再提升。

  因為中小學實行了融合教育,不同類型的SEN學生進入校園,光靠教師再培訓來提升他們的服務,是不可能足夠的。若有額外資源,其實可以提供助教席位(以SEN人數比例分發)。隨着社會對衛生防疫意識的提高,在人口密集的環境下,加強醫護支援也是急需的,所以亦可以考慮盡快實施「一校一護」。為免令護理界因而受壓,可分期推行,如先做「兩校一護」,或降低護士資歷要求。

  當人力資源到位後,原本常規的教育開支所支持的課程及教學新措施,應該能夠產生更好的效果。不過,最終教育成效的好與壞,最關鍵的仍是政策和教育領導的人選。   中學校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